何年似永和年。记湖船。如此晴天无处、望新烟。
江南女,裙四尺,合秋千。昨日老人曾见、久潸然。
何年似永和年。记湖船。如此晴天无处、望新烟。
江南女,裙四尺,合秋千。昨日老人曾见、久潸然。
此诗描绘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何年似永和年"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某个太平盛世的向往,希望能够重返那样的时代。"记湖船"则是诗人对曾经湖上舟行生活的回忆,可能在那个时候有着美好的时光与情感。
"如此晴天无处、望新烟"中的"如此晴天"描绘了一种难得的好天气,而"无处、望新烟"则是说在这样晴朗的日子里,却又无从寻觅到心中所渴望的美好事物,可能是指战争或动荡之后的一片荒凉。这里的"新烟"或许象征着和平与安宁。
"江南女,裙四尺,合秋千"中的"江南女"形象,在中国古诗词中常用来描绘南国之美,而"裙四尺"则是对当时女性服饰的一种描写,这里可能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合秋千"一句,若指江南女子的体态或装束,则表达了一种柔美与优雅;若非此意,或许是对丰收的期盼,但在诗中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孤寂与无奈。
"昨日老人曾见、久潸然"则是说诗人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提及过去的事情,不禁潸然泪下。这里的"老人"象征着历史的见证者,而"久潸然"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不舍。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时代沧桑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对美好事物无法再现的哀伤,以及面对岁月流逝时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