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夜啼·其三》
《乌夜啼·其三》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相见欢   押[先]韵

何年似永和年。记湖船。如此晴天无处、望新烟。

江南女,裙四尺,合秋千。昨日老人曾见、久潸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何年似永和年"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某个太平盛世的向往,希望能够重返那样的时代。"记湖船"则是诗人对曾经湖上舟行生活的回忆,可能在那个时候有着美好的时光与情感。

"如此晴天无处、望新烟"中的"如此晴天"描绘了一种难得的好天气,而"无处、望新烟"则是说在这样晴朗的日子里,却又无从寻觅到心中所渴望的美好事物,可能是指战争或动荡之后的一片荒凉。这里的"新烟"或许象征着和平与安宁。

"江南女,裙四尺,合秋千"中的"江南女"形象,在中国古诗词中常用来描绘南国之美,而"裙四尺"则是对当时女性服饰的一种描写,这里可能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合秋千"一句,若指江南女子的体态或装束,则表达了一种柔美与优雅;若非此意,或许是对丰收的期盼,但在诗中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孤寂与无奈。

"昨日老人曾见、久潸然"则是说诗人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提及过去的事情,不禁潸然泪下。这里的"老人"象征着历史的见证者,而"久潸然"则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不舍。

综上所述,此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时代沧桑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对美好事物无法再现的哀伤,以及面对岁月流逝时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梅下杂诗·其三

梅花信是菊花传,赏到梅花又一年。

处士岂非诗俊杰,长官元是酒神仙。

(0)

饮马氏园赠童子马国馨·其二

白发跏趺溪树根,还从地主见诸孙。

醉中自唱渔家傲,击碎花边老瓦盆。

(0)

春中杂兴·其一

春寒著莫絮袍轻,游走何山更乞晴。

夜梦髯翁作人拜,安知不是白龙精。

(0)

宿倪麟所石榴花秋开

老蟾半影秋如水,曙色一声霜满街。

白发山人到城府,石榴花下借眠来。

(0)

落花

落花半落流水香,鸣鸠互鸣春日长。

美人别我隔江浦,欲来不来空断肠。

(0)

西樵山下感旧·其二

西樵山前暝鹤归,缟衣双拂锦屏飞。

凄凉夜半孤舟客,一听遗音泪满衣。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