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芸辟蠹,青藜烛阁,天上宝书万轴。
前回读得未精详,更罚走、一遭重读。
松风如故,丹炉如故,坐阅人间陵谷。
回头调戏窃桃儿,且宁耐、等他桃熟。
香芸辟蠹,青藜烛阁,天上宝书万轴。
前回读得未精详,更罚走、一遭重读。
松风如故,丹炉如故,坐阅人间陵谷。
回头调戏窃桃儿,且宁耐、等他桃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书生在一个清幽的书房中,沉浸于古籍的阅读之中。"香芸辟蠹,青藜烛阁"设定了一个安静而又略带神秘的环境,其中“香芸”指的是用香草制成的席子,“辟蠹”则是书房内消除虫蛀的行为;“青藜”可能指的是青色的藤蔓或植物,而“烛阁”则暗示了书房中使用蜡烛作为照明的工具。"天上宝书万轴"展现了书生面前堆积如山的珍贵典籍,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接着,“前回读得未精详,更罚走、一遭重读”透露出诗人曾经阅读过这些书籍,但因为没有彻底理解而被迫再次从头开始,这也反映了古代学者对学习的严格要求和自我修养。
"松风如故,丹炉如故,坐阅人间陵谷"则描绘了一种宁静致远的读书环境。其中“松风”和“丹炉”都是书房常见的事物,而“坐阅人间陵谷”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古籍,仿佛能够超越时空,领略历史的沧桑。
最后,“回头调戏窃桃儿,且宁耐、等他桃熟”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憧憬。这里“窃桃儿”可能指的是诗人年轻时偷摘果实的经历,而“且宁耐、等他桃熟”则是在告诫自己要有耐心,等待时机成熟。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生活和个人阅读体验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知识与学问的追求,以及他们在个人修养上的坚持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