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萧停,锦瑟远,寂寞旧歌扇。
萍叶空池,卧柳扫还倦。
便令凤频书,芹泥长润,招不到别巢秋燕。露华泫。
犹剩插鬓金铃,残菊四三点。
阶面青苔,不雨也生遍。
纵馀一缕香尘,袜罗曾印,奈都被西风吹卷。
紫萧停,锦瑟远,寂寞旧歌扇。
萍叶空池,卧柳扫还倦。
便令凤频书,芹泥长润,招不到别巢秋燕。露华泫。
犹剩插鬓金铃,残菊四三点。
阶面青苔,不雨也生遍。
纵馀一缕香尘,袜罗曾印,奈都被西风吹卷。
这首《祝英台近》是清代词人朱彝尊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秋日寂寞的画面。开篇“紫萧停,锦瑟远”以萧瑟的紫色和遥远的锦瑟声,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怀旧。"寂寞旧歌扇"进一步强调了往昔欢愉的消逝,歌扇成为记忆中的象征。
接下来,“萍叶空池,卧柳扫还倦”通过描绘池塘中漂浮的萍叶和慵懒的垂柳,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疲倦。"凤频书"暗指书信往来,但“招不到别巢秋燕”则透露出主人公无法传达心意的失落。
“露华泫。犹剩插鬓金铃,残菊四三点”描绘了秋夜露珠晶莹,仅余的金铃和零星的残菊,更显凄凉。"阶面青苔,不雨也生遍"则写出环境的荒芜,即使无雨,青苔也滋生蔓延,象征着主人公心境的荒凉。
最后,“纵馀一缕香尘,袜罗曾印,奈都被西风吹卷”以香尘被风卷走为喻,表达了情感的飘忽不定和难以把握,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词人深沉的孤独感和对过去的怀念,语言婉约,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