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厌世氛,亭子枕孤云。
宇定天光发,风清地籁闻。
此君相对处,幽意许平分。
高人厌世氛,亭子枕孤云。
宇定天光发,风清地籁闻。
此君相对处,幽意许平分。
这首明代杨慎的《太史萧宗乐半间园八咏(其二)中虚亭》描绘了一位高人厌倦尘世纷扰,选择在一座孤立的亭子中静享孤独与自然。"亭子枕孤云"形象地写出亭子仿佛被孤云托起,象征着诗人的超然心境。"宇定天光发,风清地籁闻"两句,通过宁静的环境和清朗的天籁,传达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意境,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只有天地间的自然之声清晰可闻。
"此君相对处,幽意许平分","此君"暗指竹子,以竹子的高洁品格自比,表达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深处的幽静之意得以分享。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先生平生无俗嗜,博取珍奇自娱戏。
案间双尺本蛟龙,怪底雄雌俱出地。
含精古铁色沈沈,质白玉兮价黄金。
有时风雨暗堂室,直恐雷电相搜寻。
净业知君专笔砚,白首残编天眼见。
一朝出此瑞文房,神物化成非锻鍊。
阅遍千人谁得将,主人比德端且方。
永供黄卷镇边幅,明窗净几生辉光。
先生歌成惊杰句,助发铿锵得君故。
何人似与郭代公,宝剑豪篇不须赋。
廉纤飞雨为谁休,烂漫悬灯总未收。
自是一年无叹息,不妨五夕得嬉游。
后车莺燕春声软,前骑熊罴夜气遒。
两行红纱三百炬,插花携酒趁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