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
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
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
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
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
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
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
此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三阳本是标灵纪,二室由来独擅名"表明这座山谷自古以来便有着不凡的灵气和美誉,而那两间简陋的居所更显得与众不同,有着它独特的名字。
接下来,诗人用"霞衣霞锦千般状,云峰云岫百重生"来描绘山谷中的云霞变化无穷,犹如织就的华美衣物,而云雾缭绕的山峰则层层叠起,如同生长。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水炫珠光遇泉客,岩悬石镜厌山精"则写到了清澈见底的泉水中闪耀着珠光,仿佛在与偶然来到此地的行人相遇,而山间的岩石上挂着一面石制的镜子,这面镜子似乎也厌倦了山中的精灵。这里通过对泉水和石镜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与非生命体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
最后,"永愿乾坤符睿算,长居膝下属欢情"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宇宙和谐共生,像古代圣贤那样洞察天地之理。同时,诗人也表达了愿意长久居住在这片山谷中,与大自然建立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与宇宙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审美追求。
屋上有丛菊,结根深瓦缝。
既无地势美,又乏土力拥。
乃因涂明生,不由人所种。
亦能应节开,焉取入公用。
公来步广庭,闻雁目始纵。
忽见粲然英,降植合常从。
宾僚席其傍,咏玩意已重。
物莫厌僻远,会遇良可颂。
许都二月杏初盛,公府后园梅亦芳。
因思江南花最早,开时不避雪与霜。
主人惜春春未晚,遂命官属携壶觞。
酒行守吏摘花至,素艳紫萼繁于装。
夭桃秾李不可比,又况无此清淡香。
岂辞尽醉对颜色,频嗅竞黏须蕊黄。
何时结子助调鼎,我心旧职不敢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