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词人南渡,有谁似、李夫人。
羡宠柳娇花,镕金合璧,吐语清新。前身。
更何处是,是东阳、转作女儿身。
盥手十分薇露,惊心一曲阳春。知君。福慧自相因。
镜里扫愁痕。待采罢夫容,移将桃李,归隐湖漘。
阊门。最佳丽地,料只凭、斑管答芳辰。
已办绿杨深处,纸窗不受纤尘。
问词人南渡,有谁似、李夫人。
羡宠柳娇花,镕金合璧,吐语清新。前身。
更何处是,是东阳、转作女儿身。
盥手十分薇露,惊心一曲阳春。知君。福慧自相因。
镜里扫愁痕。待采罢夫容,移将桃李,归隐湖漘。
阊门。最佳丽地,料只凭、斑管答芳辰。
已办绿杨深处,纸窗不受纤尘。
这首《木兰花慢·为祖棻作涉江填词图,并题》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表达了对词人南渡后才情出众的赞美,尤其是与李夫人相比,其文采如同柳娇花媚,言语清新脱俗。词中提到词人的前生可能曾是东阳的女儿,如今更是如出水芙蓉般纯净。她不仅心灵手巧,能以薇露洗手,且琴艺高超,一曲阳春足以动人心弦。
词人认为词人的福气和智慧相互映照,她在镜中拂去愁绪,如同采撷夫容花,又将桃李移栽,寄情山水,向往隐居生活。阊门之地被描绘为最美的地方,词人想象她会用斑管(一种乐器)来应和佳节,表达情感。最后,词人祝愿她在绿杨深处的居所,窗明几净,不受尘世纷扰。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词人形象的细腻刻画和理想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的才情与心境,以及作者对其深深的赞赏。
我心不转本非石,世路爬沙任退尺。
杯酒高怀独未忘,只有三万六千日。
原宪虽贫亦非穷,石发溪毛放箸空。
已遣寸毫饱风月,安得高堂列鼎钟。
明朝莫怕山如削,夹路花香破酒恶。
世间得失竞鸡虫,一笑危岑天地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