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以事走郊外示友》,通过对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首句"二十九年知已非",感慨岁月如梭,自己已经历了二十九年的沧桑变化,意识到过去的认知和理想与现实有了偏差。"今年依旧壮心违",表达出壮志未酬的遗憾,即使到了这一年,仍然未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接下来的两句"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通过写实的场景——满脸风尘的自己依然在外奔波,而无言的红叶又暗示着秋天的来临,寓言了时光的无情流转和生活的艰辛。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和凄凉,万里苍穹下,大雁因寒冷而瘦削,乡村在年终时分显得更加寂静,只有稀疏的鸟鸣声。这两句描绘出一幅辽阔而寂寥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远方的思念。
最后两句"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诗人自嘲地表示,朋友可能会笑他忙忙碌碌,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希望能借南池之水,映照出自己的身影,仿佛在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又有对友情的寄托,展现了陈与义诗歌中常见的忧国忧民和自我反思的情感基调。
长夏蚊蝇倦驱拍,忽得缄封手亲拆。
新诗首及民疾苦,更闵鄱阳境无雨。
鄱阳假守仁不熟,作郡端如种焦谷。
匈中剩有愁千斛,阖门百指颜公粥。
紫微好善嗤弘汤,眉间和气如时旸。
行归廊庙赞化育,善人宜赏淫人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