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犊耕荞地,呼船取荻薪。
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
僧乞铭师塔,巫邀赛土神。
心常厌多事,谢病又经旬。
租犊耕荞地,呼船取荻薪。
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
僧乞铭师塔,巫邀赛土神。
心常厌多事,谢病又经旬。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农村生活的场景。诗人陆游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夫艰辛而宁静的生活状态。"租犊耕荞地"写出了农夫租赁牛犊在荞麦田里劳作的情景,显示出农事的艰辛;"呼船取荻薪"则描绘了农妇们划船去远处采集荻柴,准备日常生火的忙碌。"苍头供井臼,赤脚解缝纫"进一步刻画了家庭分工,老者负责打水和舂米,妇女赤脚进行缝纫,体现了农人家中勤劳的景象。
诗中还融入了乡村的信仰与习俗,"僧乞铭师塔"反映了对佛教的敬仰,农人向僧侣祈求为过世的师长刻碑立塔;"巫邀赛土神"则展示了对地方神灵的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和平安。最后两句"心常厌多事,谢病又经旬"表达了农夫对于繁重农事和频繁仪式的厌倦,他们渴望平静,因此以病为由,连续数日不出门,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农夫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