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在于方寸,高高已嘿知。
端能令雨若,焉敢诿天时。
此念渊冰凛,其机影响随。
宝薰一队起,银竹四檐垂。
有物皆膏润,无民更怨咨。
谆谆书喜闵,麟笔寓箴规。
肃在于方寸,高高已嘿知。
端能令雨若,焉敢诿天时。
此念渊冰凛,其机影响随。
宝薰一队起,银竹四檐垂。
有物皆膏润,无民更怨咨。
谆谆书喜闵,麟笔寓箴规。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高洁独立的人格魅力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悟。"肃在于方寸,高高已嘿知"一句,既可理解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也暗示着他对周围环境的超然态度。"端能令雨若,焉敢诿天时"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顺应和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他不愿意将自己的行为强加于自然法则之上的高洁品格。
接下来的"此念渊冰凛,其机影响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与宁静,好像是说诗人内心的清冷如同冬日的冰冻,而他的思想和情感却又像春天的生长一样在自然法则中悄然发生作用。紧接着的"宝薰一队起,银竹四檐垂"则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景象,有如仙境一般,这里面的"宝薰"和"银竹"都是高洁无暇之物,更映衬出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
在"有物皆膏润, 无民更怨咨"一句中,诗人通过对周遭事物的观察,进一步表达了他内心世界的和谐与宁静。最后两句"谆谆书喜闵,麟笔寓箴规"则可能是指诗人对于文字的珍视以及文学创作中蕴含的深刻教诲。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入剖析,展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操和超然物外的艺术追求。
朝溯浊水头,暮沿浊水流。
浊水汹涌无今古,导源乃自触口之山湫。
就中引水筑堤闸,下溉万顷良田畴。
百年乐利生玩愒,农病乃始为官忧。
磺溪有司古遗爱,关心民瘼西门俦。
昨日发书徵父老,欲以舆论参民谋。
愧予南亩一袯襫,时从父老讲锄耰。
曾闻晚禾重节候,耕种不得逾清秋。
愿藉堤防出众力,速兴水利祛民愁。
穰穰禾黍慰私祝,高歌同咏满车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