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半朱霞簇四围,垂虹夕照巧流辉。
妆成五色才人笔,绣出千端织女机。
渡海云横飞鹜去,衔山日落暮鸦归。
倚栏领取天然画,散绮馀光尚未希。
天半朱霞簇四围,垂虹夕照巧流辉。
妆成五色才人笔,绣出千端织女机。
渡海云横飞鹜去,衔山日落暮鸦归。
倚栏领取天然画,散绮馀光尚未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细腻的自然画卷。开篇“天半朱霞簇四围”,以“朱霞”点明了早晨天空中那层叠的红霞,色彩丰富,充满生机。“垂虹夕照巧流辉”,将傍晚时分的景象与早晨形成对比,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如同彩虹般绚烂,巧妙地运用了“流辉”一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光线的流动之美。
接着,“妆成五色才人笔,绣出千端织女机”,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天空中的景色比作是五彩斑斓的画卷,由“才人笔”和“织女机”来描绘,既体现了技艺的高超,也暗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五色”和“千端”分别强调了色彩的丰富和景象的繁复。
“渡海云横飞鹜去,衔山日落暮鸦归”,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从地面到空中,再到远处的海面,描绘了飞鸟的动态美以及日落时分的宁静氛围。飞鸟的“去”与“归”形成了时间上的流转感,而“渡海云横”则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
最后,“倚栏领取天然画,散绮馀光尚未希”,诗人站在栏杆旁,仿佛亲自领受着这幅自然之画,表达了对美景的深深陶醉和赞美。这里的“散绮馀光”指的是日落后天空中残留的光辉,与“尚未希”相呼应,暗示了这份美丽虽已渐渐消逝,但依然令人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赞美之情。
滨江延层青,气象屹汝独。
鼓锐攀松藤,螺盘入云族。
天清叫孤鸿,山虚响群木。
双高罗寒襟,三折尽远目。
秋空标识孤,一峰类釜覆。
崎嵚上上头,恨不栖丛竹。
缘郛行如蚁,细径断来躅。
唯闻隔谷樵,丁丁动岩轴。
山行不知疲,苍翠列万变。
芙蓉插空青,应接耳目眩。
云窦窈以深,幽花烂且绚。
屡造灵异区,还思隐沦彦。
巍巍三生石,兀突眼中见。
遗事缅泽公,夙缘洵堪羡。
扪萝一长啸,千峰虚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