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定实惟曾大父,文忠况是老先生。
力行所学斯无愧,偶发于诗亦有声。
合止笙镛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
嗟予公事君归兴,不得相从细讲明。
删定实惟曾大父,文忠况是老先生。
力行所学斯无愧,偶发于诗亦有声。
合止笙镛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
嗟予公事君归兴,不得相从细讲明。
这首诗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名为《题方友民诗卷》。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诗集赞美之情的诗歌。以下是对其艺术特点和深层含义的一些鉴赏:
首先,从“删定实惟曾大父,文忠况是老先生”两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被赞美者的尊敬与景仰。这不仅展现了刘克庄的谦逊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于前辈文学家、政治家的崇高评价。
“力行所学斯无愧,偶发于诗亦有声”两句表明被赞美者不仅在行为上身体力行所学,而且即使偶尔创作的诗歌也能发出回响,这些都体现了刘克庄对于文学成就与道德修养并重的看法。
“合止笙镛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则描绘了一种高雅的生活场景和艺术境界。在这里,“合止”指的是音乐的和谐,而“笙镛”是古代乐器,意味着美妙的旋律;“抉挑”则是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来传达微妙的情感。
最后,“嗟予公事君归兴,不得相从细讲明”两句流露出了一丝遗憾。刘克庄因为公务繁忙,未能与朋友共聚讨论诗歌的深意,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交流思想、分享文化乐趣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朋友诗集的赞美,不仅展示了作者本人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还透露出了一种对高洁生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深入交流和理解的向往。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
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
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
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乾处。
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
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
君不见、澄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
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