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家墨戏惟神肖,十二峰前意渺茫。
朝去定归上清界,暮来仍遇楚襄王。
米家墨戏惟神肖,十二峰前意渺茫。
朝去定归上清界,暮来仍遇楚襄王。
此诗由清代诗人弘历所作,题为《董其昌巫山雨意》。诗中描绘了董其昌笔下巫山雨景的神韵与意境,充满了想象与神秘色彩。
首句“米家墨戏惟神肖”,借用了宋代画家米芾的风格来形容董其昌的画作,暗示其作品如同米芾的墨戏一般,充满了神妙与独到之处。接着,“十二峰前意渺茫”一句,通过描绘巫山十二峰的壮丽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朦胧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山间,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朝去定归上清界”一句,将时间概念引入画面之中,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转换,仿佛早晨从尘世出发,最终到达仙境一般的境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一句“暮来仍遇楚襄王”,则以古代楚国国王楚襄王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意。楚襄王的故事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寓意,或许象征着在艺术的探索中,人们能够超越现实,与理想中的美好相遇。这一句不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深度,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邃。
综上所述,《董其昌巫山雨意》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董其昌画作中巫山雨景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自然、艺术与超脱世俗生活的深刻感悟。
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
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
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
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
径石相萦带,川云自去留。
禅枝宿众鸟,漂转暮归愁。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比来相国兼安蜀,归赴朝廷已入秦。
舍舟策马论兵地,拖玉腰金报主身。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
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
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
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
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
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
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
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
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
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