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飞蓬,寄迹宇宙间。
万物皆有尽,胡为长苦颜。
旨酒列高台,嘉宾共盘桓。
夜阑当秉烛,日晏当沈酣。
人生无百年,譬彼东逝川。
生者不暂欢,死者宁复还。
浮生若飞蓬,寄迹宇宙间。
万物皆有尽,胡为长苦颜。
旨酒列高台,嘉宾共盘桓。
夜阑当秉烛,日晏当沈酣。
人生无百年,譬彼东逝川。
生者不暂欢,死者宁复还。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命与时间的短暂与无常。诗人以“浮生若飞蓬”开篇,将人生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形象地描绘出生命的无根与飘忽不定。接着,“万物皆有尽,胡为长苦颜”,诗人提出疑问,既然世间万物都有终结之时,为何人们还要长久地愁眉不展呢?这种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随后,诗人描绘了一幅宴会图景:“旨酒列高台,嘉宾共盘桓。”美酒佳肴,宾朋满座,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当下快乐时光的珍惜。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享乐的描述上,而是迅速转向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夜阑当秉烛,日晏当沈酣。”夜晚来临,应当点燃蜡烛尽情欢饮;白日将尽,应当沉浸于酒宴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悟,以及在有限时间内追求快乐和满足的愿望。
最后,“人生无百年,譬彼东逝川。”诗人将人生比作东流不返的河水,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生命的有限性。紧接着,“生者不暂欢,死者宁复还。”这句话直截了当地指出,活着的人不应让悲伤占据心灵,因为死亡是无法逆转的事实,只有当下的欢乐才是真实可得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价值的珍视,以及在有限生命中追求快乐与满足的哲学态度。
积雨初消,湖波新涨,叶叶乍浮还没。
素手牵来,比银钗光滑。
教越娘、轻按兰桡,菱花留取,莫与紫茎同撷。
隔宿还肥,浸寒泉似雪。旋下蛮姜,半作香羹啜。
谁复忍,去去和、鲈鱼轻别。脍具多携,更吴淞乘月。
况芙蕖、千顷非钱买,休还恨、犀箸玉盘消息绝。
且逐鸳鸯,向夕阳明灭。
记河阴祖帐,广武分襟,列坐妖娆。
未厌笙歌曲,又鞭梢北指,京路迢遥。
凤池自转供奉,芳讯断琼瑶。
恨骏骨初收,蛾眉已妒,忽坠云霄。相要。
待君处,是四百东樵。七十西樵。
更好荔枝熟,与玉柈堆满,香柚甘蕉。
谁教素手分取,金液酒中调。
纵美让并州,花娘未必无姓晁。
归欤归欤,我亦在陈,胡不归兮。
正伏羲陵畔,縠纹六幅,宛邱城外,柳线千丝。
万种温黁,百般饤饾,窨得愁心早上眉。
浑无计,只沈腰渐减,潘鬓都非。江南值此年时。
记巷口花骢分外嘶。
更舞衫歌扇,饧箫阵阵,倡条冶叶,裙幄离离。
抛了浓春,陪人远宦,俊侣相嘲甚意儿。
真无赖,拚化为飞絮,绕尽天涯。
帘风暗袅,槛雪新晴,小楼月又刚圆。
有杜秋娘在,微酣候、催弄脆竹零弦。
曲中蓦听羊车到,褰帏入、一座喧阗。
惊疑甚、似曾相识,别来一十三年。
重新移灯添酒,算夜长难睡,且话从前。
记得当初,扬州薄倖,有人同做樊川。
玲珑去后诗人老,湖湘客、飘泊谁怜。
凭谁报、渡泸诸葛,君家燕子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