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暖百花齐,湖春万柳低。
管弦初沸日,罗绮已空闺。
上巳连寒食,车轮间马蹄。
游人争向处,多在断桥西。
堤暖百花齐,湖春万柳低。
管弦初沸日,罗绮已空闺。
上巳连寒食,车轮间马蹄。
游人争向处,多在断桥西。
这首明代诗人吴兆的《西湖春游词七首(其一)》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丽景象。首句“堤暖百花齐”,写出了春天来临,湖边的堤岸因温暖而百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次句“湖春万柳低”进一步描绘湖畔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低语春天的到来。
“管弦初沸日”形象地描述了春日里音乐声开始热闹起来,人们欢聚一堂,庆祝这美好的季节。“罗绮已空闺”则暗示了女性也加入到了春游的行列,穿着华丽的服饰外出游玩,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繁华。
接下来,“上巳连寒食”点出时令,上巳节与寒食节相连,是古代重要的春游节日,人们纷纷出行。“车轮间马蹄”则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游人如织,车马喧嚣的热闹场面。
最后两句“游人争向处,多在断桥西”揭示了西湖的热门景点——断桥,游人络绎不绝,都聚集在那里欣赏美景,享受春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西湖春天的热闹和美丽,富有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
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
局促守破窗,联翩过重峦。
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
萧然九仙人,缥缈淩云烟。
碧霞为裳衣,首冠青琅玕。
挥手谢世人,可望不可攀。
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闻有高士,卧听松风眠。
松根得茯苓,状若千岁鼋。
煮食一朝尽,终身弃腥膻。
腹背生绿毛,轻举如翔鸾。
相逢欲借问,已在长松端。
何年脱罪罟,出处良自便。
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盘桓。
斯人未可求,岩室傥复存。
长爱陶先生,闲居弃官后。
床上卧看书,门前自栽柳。
低徊顾微禄,毕竟谁挽袖。
索莫秋后蜂,青荧晓天宿。
惟将不系舟,托此春江溜。
尺书慰穷独,秀句惊枯朽。
遥知新堂夜,明月入杯酒。
千里共清光,照我茅檐漏。
高栋虚窗五月凉,客来扫地旋焚香。
白云低绕明月观,涨海东流清暑堂。
病久渴心思沆瀣,梦回馀念属潇湘。
老人夫妇修行久,此处从今是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