岧岧居庸关,北望上谷城。
道路阻且长,送子百里行。
肃肃朔风厉,悠悠暮川平。
宵装枥马秣,午饭村鸡鸣。
男儿志弧矢,萍梗空纵横。
怀哉父母邦,况此骨肉情。
相赠无长剑,低头愧友生。
岧岧居庸关,北望上谷城。
道路阻且长,送子百里行。
肃肃朔风厉,悠悠暮川平。
宵装枥马秣,午饭村鸡鸣。
男儿志弧矢,萍梗空纵横。
怀哉父母邦,况此骨肉情。
相赠无长剑,低头愧友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送李士常》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感慨。
首句“岧岧居庸关,北望上谷城”,以居庸关和上谷城为背景,勾勒出送别的地点,暗示了离别的沉重与不舍。接着,“道路阻且长,送子百里行”点明了送别之路的遥远与艰难,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担忧与祝福。
“肃肃朔风厉,悠悠暮川平”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送别时的氛围,朔风凛冽,暮色苍茫,既烘托了离别的凄凉,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宵装枥马秣,午饭村鸡鸣”则细致地描写了送别过程中的细节,从夜晚准备出发到中午途中的休息,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变化,都体现了送别过程的漫长与复杂。
“男儿志弧矢,萍梗空纵横”两句,借用了古代射箭与漂泊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愿与期待,希望他如同射出的箭矢一样坚定目标,即使像浮萍一样四处漂泊,也能保持内心的坚韧与自由。
最后,“怀哉父母邦,况此骨肉情。相赠无长剑,低头愧友生”表达了对故乡、亲人以及友情的深深眷恋与感激。在离别之际,诗人无法给予友人物质上的帮助,只能低头表达歉意与遗憾,这种情感的真挚与深沉,让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悟。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染长堤芳草。断鸿隐隐归飞,江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楼迥眺。
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阳偏早。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榭,烂漫莺花好。追思往昔年少。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