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离骚一问天,今世何世是尧年?
行云神女太有意,抱瓮丈人宜晏眠。
翻疑比屋为鲛室,便可骑鱼学水仙。
休叹群芳垂玉箸,檐花还胜琼花鲜。
读罢离骚一问天,今世何世是尧年?
行云神女太有意,抱瓮丈人宜晏眠。
翻疑比屋为鲛室,便可骑鱼学水仙。
休叹群芳垂玉箸,檐花还胜琼花鲜。
这首诗《壬子首夏衡郡苦雨》是明代诗人邓云霄在面对衡郡首夏苦雨时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与无奈。
首句“读罢离骚一问天”,借屈原的《离骚》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困惑,引出对当世是否能回到像尧帝时代那样的理想社会的疑问。接着,“行云神女太有意,抱瓮丈人宜晏眠”两句,通过神话传说中的神女与老翁形象,隐喻了对现实社会中某些现象的讽刺与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翻疑比屋为鲛室,便可骑鱼学水仙”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现状的担忧,将房屋比作鲛人的居所,暗示了社会环境的恶劣,而“骑鱼学水仙”则表达了对逃避现实、追求超脱的渴望。最后,“休叹群芳垂玉箸,檐花还胜琼花鲜”以自然界的景象对比,劝慰人们不必过于哀叹,强调了自然之美依然存在,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生动,寓意深远,体现了明代文学的特点。
伏柱称仙吏,弹冠即诤臣。
逢时随八彦,揽辔属东巡。
抗疏惟安汉,危言屡借秦。
宠光回造化,正色上星辰。
梦已摧高翼,灾非批逆鳞。
孤台遥向夜,五柳黯伤春。
白鹤还来客,青骢岂避人。
朝廷存折槛,道路指埋轮。
击隼才何健,神羊气不驯。
分阴空自惜,浮世转难陈。
风裁登车罢,霜华挂剑新。
群乌哀就老,列柏采为薪。
郁郁匡君意,飘飘出使身。
庐山彭泽外,落日九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