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兴十首·其八》
《寓兴十首·其八》全文
宋 / 张至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高风吹秋霜,庭前百草死。

谁知草有根,昨夜东风起。

(0)
翻译
秋风强劲地吹过,带来了严寒,庭前的花草都凋零枯萎。
又有谁知道,这些花草虽然表面枯萎,其实它们根深蒂固,生命力顽强。
注释
高风:强劲的秋风。
秋霜:秋天的寒霜。
庭前:庭院前面。
百草:各种花草。
死:凋零。
谁知:谁知道。
草有根:花草有根。
昨夜:昨晚。
东风:春天的风,此处可能象征生机。
起:开始生长。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首句“高风吹秋霜”,以高度的秋风和凛冽的霜作为背景,营造出一幅萧瑟的秋日图景。接着“庭前百草死”则是对这秋风作用下的直接结果,表现了自然界在季节更迭中生命消逝的一面。

然而,诗人并未就此停留,而是在第三句“谁知草有根”中引出了一个哲理性的问题。这里的“草有根”不仅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描述,更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即便是看似脆弱的生命,也有其坚韧不拔的一面。

最后一句“昨夜东风起”,则是在讲述这一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东风在这里可能代表了一种温暖和生机,它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开始,暗示了即使在秋天的萧杀之中,也孕育着春天的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秋日枯萎与生命不屈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及生命力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张至龙
朝代:宋

张至龙,字季灵,号雪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与朱继芳同岁(《登东山怀朱静佳》“借箸数同庚”),生平嗜诗,未赴试。年五十左右时,由其友陈起从积稿中选十之一为摘稿。理宗宝祐三年(一二五五),因其子耕老请学诗,又由陈起从摘稿中拈律绝各数首以授,名为《雪林删馀》。今存《雪林删馀》一卷。事见本集自序、《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四二。 张至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参校清颜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荆门惠泉

泉源从高来,走下随石脉。

纷纷白沫乱,隐隐苍崖坼。

萦回成曲沼,清澈见肝膈。

潨泻为长溪,奔驶荡蛙蝈。

初开不容碗,渐去已如帛。

传闻此山中,神物懒遭谪。

不能致雷雨,滟滟吐寒碧。

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麦。

(0)

雪霁霜晴独寻山径菊花犹盛感而赋诗

狼藉金钱撒野塘,几丛无力卧斜阳。

争偷暖律输桃李,独亚寒枝负雪霜。

谁惜晚芳同我折,自怜孤艳袭人香。

幽怀远慕陶彭泽,且撷残英泛一觞。

(0)

秋葵

月瓣团栾剪赭罗,长条排蕊缀鸣珂。

倾阳一点丹心在,承得中天雨露多。

(0)

后出塞五首·其四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0)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0)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其十一

烟霞隔悬圃,风波限瀛州。

我岂不欲往,大海路阻修。

神仙但闻说,灵药不可求。

长生无得者,举世如蜉蝣。

逝者不重回,存者难久留。

踟蹰未死间,何苦怀百忧。

念此忽内热,坐看成白头。

举杯还独饮,顾影自献酬。

心与口相约,未醉勿言休。

今朝不尽醉,知有明朝不。

不见郭门外,累累坟与丘。

月明愁杀人,黄蒿风飕飕。

死者若有知,悔不秉烛游。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