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吹秋霜,庭前百草死。
谁知草有根,昨夜东风起。
高风吹秋霜,庭前百草死。
谁知草有根,昨夜东风起。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首句“高风吹秋霜”,以高度的秋风和凛冽的霜作为背景,营造出一幅萧瑟的秋日图景。接着“庭前百草死”则是对这秋风作用下的直接结果,表现了自然界在季节更迭中生命消逝的一面。
然而,诗人并未就此停留,而是在第三句“谁知草有根”中引出了一个哲理性的问题。这里的“草有根”不仅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描述,更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即便是看似脆弱的生命,也有其坚韧不拔的一面。
最后一句“昨夜东风起”,则是在讲述这一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东风在这里可能代表了一种温暖和生机,它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开始,暗示了即使在秋天的萧杀之中,也孕育着春天的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秋日枯萎与生命不屈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及生命力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泉源从高来,走下随石脉。
纷纷白沫乱,隐隐苍崖坼。
萦回成曲沼,清澈见肝膈。
潨泻为长溪,奔驶荡蛙蝈。
初开不容碗,渐去已如帛。
传闻此山中,神物懒遭谪。
不能致雷雨,滟滟吐寒碧。
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麦。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烟霞隔悬圃,风波限瀛州。
我岂不欲往,大海路阻修。
神仙但闻说,灵药不可求。
长生无得者,举世如蜉蝣。
逝者不重回,存者难久留。
踟蹰未死间,何苦怀百忧。
念此忽内热,坐看成白头。
举杯还独饮,顾影自献酬。
心与口相约,未醉勿言休。
今朝不尽醉,知有明朝不。
不见郭门外,累累坟与丘。
月明愁杀人,黄蒿风飕飕。
死者若有知,悔不秉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