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江东会集时,二君独许话心期。
春风萧寺同登塔,落日荒台共读碑。
百吏染毫供草檄,万花围席看题诗。
那知数尺无情土,别后双埋玉树枝。
昔在江东会集时,二君独许话心期。
春风萧寺同登塔,落日荒台共读碑。
百吏染毫供草檄,万花围席看题诗。
那知数尺无情土,别后双埋玉树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二位朋友在江东会集时的美好回忆。"昔在江东会集时,二君独许话心期"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情谊,而"春风萧寺同登塔,落日荒台共读碑"则描绘了他们共同游历古迹,分享知识与美好时光的场景。"百吏染毫供草檄,万花围席看题诗"展现了他们在大自然中享受文学艺术的乐趣。
然而,最后两句"那知数尺无情土,别后双埋玉树枝"带来了意外的忧伤。这里的“数尺无情土”暗指墓地,表达了一种生离死别的哀愁,而“别后双埋玉树枝”则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一种寄托和怀念,显示了诗人对于过往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朋友离世后的无尽哀思。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抒发了对友情的珍惜之情,以及面对生死离别时深切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