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毛易甫薛子舒》
《忆毛易甫薛子舒》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昔在江东会集时,二君独许话心期。

春风萧寺同登塔,落日荒台共读碑。

百吏染毫供草檄,万花围席看题诗。

那知数尺无情土,别后双埋玉树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áoxuēshū
sòng / liúzhuāng

zàijiāngdōnghuìshíèrjūnhuàxīn

chūnfēngxiāotóngdēngluòhuāngtáigòngbēi

bǎirǎnháogòngcǎowànhuāwéikànshī

zhīshùchǐqíngbiéhòushuāngmáishùzhī

注释
昔:从前。
江东: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长江下游以东。
会集:聚会。
独许:特别看重,独独认可。
话心期:坦诚交流,心灵契合。
春风:春天的风。
萧寺:寂静的寺庙。
登塔:爬上塔楼。
落日:傍晚的太阳。
荒台:废弃的高台。
百吏:众多官员。
染毫:蘸着笔墨。
草檄:起草檄文。
万花:形容花很多。
题诗:写诗。
无情土:冷漠的土地。
别后:分别之后。
双埋:两人的尸体并排埋葬。
玉树枝:比喻两人的亲密关系,如树木的枝叶紧密相连。
翻译
从前在江东相聚的时候,两位好友特别约定坦诚交流。
春风吹过寂静的寺庙,我们一起登上塔顶,夕阳下又一起阅读古碑。
众多官吏挥毫泼墨撰写檄文,繁花围绕的宴席上,我们互相题写诗篇。
谁能想到,这无情的土地,竟成了分别后的归宿,我们的尸骨被葬在一起,就像玉树枝叶相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二位朋友在江东会集时的美好回忆。"昔在江东会集时,二君独许话心期"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情谊,而"春风萧寺同登塔,落日荒台共读碑"则描绘了他们共同游历古迹,分享知识与美好时光的场景。"百吏染毫供草檄,万花围席看题诗"展现了他们在大自然中享受文学艺术的乐趣。

然而,最后两句"那知数尺无情土,别后双埋玉树枝"带来了意外的忧伤。这里的“数尺无情土”暗指墓地,表达了一种生离死别的哀愁,而“别后双埋玉树枝”则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一种寄托和怀念,显示了诗人对于过往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朋友离世后的无尽哀思。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抒发了对友情的珍惜之情,以及面对生死离别时深切的情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酬君贶和景仁对酒见寄三首·其一上宣徽

懒拙无时用,耆朋独我思。

乘闲同把酒,道旧各成诗。

高义刮眼膜,清风生鬓丝。

方将激衰俗,贱子实何为。

(0)

送何万下第归蜀·其二

失意流年老,残春对夕阳。

可堪临远道,更复举离觞。

花柳已萧索,云山复渺茫。

西风如有意,音信勿相忘。

(0)

和刘伯寿陪潞公禊饮

旌幢车骑满沙头,鼓吹喧繁画鹢浮。

十里罗纨光照地,千家帘幕远临流。

觞随洛水周公事,月映凤楼裴相游。

令典久堕今更举,行闻美俗遍中州。

(0)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其二

怅望中秋月,于今已上弦。

明生圭样小,影露桂花偏。

幽思邈难致,浮云去不还。

何当出阴翳,清彻照中天。

(0)

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其四

物不须多且赏奇,禦寒相见结庵时。

江南江北徒虚语,尽信前书是不宜。

(0)

其日雨中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其二

小雨留春春未归,好花虽有恐行稀。

劝君披取鱼蓑去,走看姚黄判湿衣。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