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其二》
《八月七日夜省直苦雨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怅望中秋月,于今已上弦。

明生圭样小,影露桂花偏。

幽思邈难致,浮云去不还。

何当出阴翳,清彻照中天。

(0)
翻译
满怀遗憾地望着中秋的明月,现在已经接近满月了。
明亮如圭的月亮很小,月光照射下桂花显得特别突出。
深深的思念难以传达,就像飘浮的云彩,一旦离去就不再回来。
何时能驱散乌云,让清澈的月光照亮整个天空。
注释
怅望:惆怅地远望。
上弦:指月亮从新月到满月的一半弧度。
圭样:形容月亮形状像古代的玉圭。
桂花偏:桂花因月光照射而更显分明。
幽思:深沉的思绪。
阴翳:乌云或阴影。
清彻:清澈透明。
中天:天空中央,此处指明亮的夜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中秋月亮之下,怀念远方亲人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明亮的月色与微小的桂花香气,以及夜晚露水的清凉。"怅望中秋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远方亲人无法相聚的思念。"幽思邈难致"则透露出这种思念之深且难以企及,仿佛即便是浮动的云朵也不能带去心中的牵挂。

诗中还蕴含着希望,"何当出阴翳,清彻照中天"表达了期待未来能够摆脱目前的困顿与不明,迎来一个光明和平的日子。在这样的日子里,月亮能够清晰地照亮夜空,让人心中的忧愁也随之消散。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失希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美景巧妙结合,展现了一个深邃而细腻的艺术世界。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牧童

呕啊唱与那鸣咿,百草拈来斗不知。

日晚骑牛未归去,指前坡笑又嘘嚱。

(0)

和钱太博见寄觅山药·其一

文柄谁持合自持,忧民风槩乍清羸。

禅林草药如为效,愿见皇家急诏时。

(0)

张秀才下第

得第何人愧不平,道存颜巷亦为荣。

应知未丧斯文也,且把新诗乐性情。

(0)

观音赞二首·其二

以耳返观,夜涛传别谷之声。

以眼返听,甘露散垂杨之碧。所返既忘,观听亦寂。

夫是之谓救苦慈悲愿力。

(0)

偈颂七十二首·其七

两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出自涓涓。

仙家不曾论春夏,石烂松枯是一年。

(0)

颂古三十一首·其十七

劫火光中共唱酬,随波逐浪谩悠悠。

剖尽衷肠人不会,草鞋拈取盖龟休。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