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丧乱后,消息竟何如?
日望平安信,空传报捷书。
壮心徒感激,老泪独欷歔。
坐对垂杨晚,行人江上疏。
东吴丧乱后,消息竟何如?
日望平安信,空传报捷书。
壮心徒感激,老泪独欷歔。
坐对垂杨晚,行人江上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东吴战乱后的景象,内心充满复杂的情感。首句“东吴丧乱后”直接点明背景,暗示了历史的动荡与变迁。接着,“消息竟何如?”一句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和无奈,反映出诗人对于战乱后信息的渴望与不确定性。
“日望平安信,空传报捷书。”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失望。他每日期盼着能够收到平安的消息,然而得到的却是胜利的捷报,这种反差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通过“空传”二字,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现实与期望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壮心徒感激,老泪独欷歔。”这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尽管心中充满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与激情(“壮心”),但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徒感激”)和岁月的无情(“老泪”),只能独自哀叹。这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深深忧虑。
最后,“坐对垂杨晚,行人江上疏。”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坐在垂柳之下,远处江面上行人稀少。这一场景不仅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象征着战乱后社会的萧条与人烟稀少,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时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
晓出文昌宫,憩兹青莲宇。
洁斋奉明祀,凭览伤夐古。
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
诈力自湮沦,霸仪终莽卤。
中南横峻极,积翠泄云雨。
首夏谅清和,芳阴接场圃。
仁祠閟严净,稽首洗灵府。
虚室僧正禅,危梁燕初乳。
通庄走声利,结驷乃旁午。
观化复何如,刳心信为愈。
盛时忽过量,弱质本无取。
静永环中枢,益愧腰下组。
尘劳期抖擞,陟降聊俯偻。
遗韵留壁间,凄然感东武。
晓开阊阖出丝言,共喜全才镇北门。
职重油幢推上略,荣兼革履见深恩。
昔岁经过同二仲,登朝并命惭无用。
曲台分季奉斋祠,直笔系年陪侍从。
芬芳鸡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
公望数承黄纸诏,虚怀自号白云翁。
戎装躞蹀纷出祖,金印煌煌宠司武。
时看介士阅犀渠,每狎儒生冠章甫。
晋祠汾水古并州,千骑双旌居上头。
新握兵符应感激,远缄诗句更风流。
缁衣诸侯谅称美,白衣尚书何可比。
只今麟阁待丹青,努力加餐报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