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
《夜》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始夜枫林初下叶,清秋弦月欲生华。

凉凝露草流萤缓,云断西峰大火斜。

藏壑馀生惊逝水,迷津天上惘星槎。

兴亡聚散经心地,高柳萧森隐荻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始夜枫林初下叶”描绘了枫叶在秋夜初降的场景,透露出季节的转换和生命的轮回。次句“清秋弦月欲生华”则写出弦月升起,月光如华,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凉凝露草流萤缓”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凉意,露水凝结在草叶上,萤火虫缓慢飞舞,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接着,“云断西峰大火斜”中的“大火”指代火星,形象地描绘了西山之巅火星即将落下的景象,增添了时空的纵深感。

“藏壑馀生惊逝水,迷津天上惘星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他感到生命如流水般流逝,迷失于茫茫人世,仰望星空,对未知的宇宙充满迷茫。最后,“兴亡聚散经心地,高柳萧森隐荻花”总结全诗,将历史的兴衰变迁和个人的悲欢离合融入眼前高柳、萧瑟的荻花之中,寓言深远,意味深长。

整体来看,王夫之的这首《夜》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连理枝.五阕·其三

红板当门彴。青树当窗箔。

对面迎来,回身避去,支颐想著。

待将他往事、理从头,怕心头记错。放下低低幕。

引上深深阁。冰镜重开,月梳重把,烟鬟重掠。

尽兜鞋泥坐、一无言,弄胸前珠珞。

(0)

连理枝.五阕·其一

一榭青藤绕。一架红蘼倒。

猫笋将胎,鸡苏已嫩,莺桃还小。

弄许多丽色、没人怜,被烟欺风拗。眉也蛾儿扫。

鬓也蝉儿袅。把扇儿抛,将炉儿罩,便筝儿抱。

唱许多好曲、没人听,越坐烦眠恼。

(0)

祝英台近.时湘文倚梅图照

亸疏鬟,垂薄袖,媚影刻春绣。

月似烟昏,烟似断云绉。

倚来铁干冰华,那般清苦,值禁得、那人纤瘦。

料难透。寻常纸阁芦帘,占得此生否。

怪底无言,眉意默来逗。

可怜一面春容,一回展唤,算一度、相逢时候。

(0)

点绛唇.咏草用和靖叶

独凭高楼,相思远道愁难主。愁添何处。

一夜江南雨。漠漠萋萋,生惹春光暮。黏天去。

斜阳无数。尽是行人路。

(0)

烛影摇红.春晚重饮人倚楼题壁

薄雨收尘,画堤影送斜阳骤。

一帘风款飐红垆,垆上新丰酒。人似杨花去久。

但杨枝、青青似旧。旧莺飞到,解甚相思,那般黄瘦。

半晌凭栏,湿云卷尽横栏岫。

晚青吹度隔蘋来,偏弄眉姿秀。短笛渔湾唱又。

缕金歌、重堪闻否。抱觞未醉,一段闲情,已难消受。

(0)

冬夜独酌二章·其二

岁寒得静居,敢言吾遇穷。

大江多客船,朔雪近愁风。

冥冥六合飞,天地无停鸿。

我先群鸿归,托根偶忘蓬。

携壶再斟酌,身委何留衷?

隔屋书声孤,能辟霜烟空。

霜烟万里横,斗室春融融。

静者聊倚琴,愁人自闻钟。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