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冥路口绝人行,独与僧期上赤城。
树列烟岚春更好,溪藏冰雪夜偏明。
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
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
青冥路口绝人行,独与僧期上赤城。
树列烟岚春更好,溪藏冰雪夜偏明。
空山雉雊禾苗短,野馆风来竹气清。
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僧侣共同前往赤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山川之美与静谧。开篇“青冥路口绝人行”即为画面定调,一个幽深静寂的人迹罕至的地方。诗人不畏艰险,与僧侣一同踏上这条路。
“独与僧期上赤城”表明了诗人的朋友是佛教僧侣,而他们的共同目的地是著名的道教胜地赤城,这里展示了一种宗教融合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纷争。
“树列烟岚春更好”描绘了春天山林之美,树木在迷雾中显得更加鲜活。接着“溪藏冰雪夜偏明”则是对夜晚溪流景象的细腻刻画,冰雪在月光下熠熠生辉,增添了一份神秘。
“空山雉雊禾苗短”写出了山野清幽,以及禾苗初生的场景。紧接着“野馆风来竹气清”则是对居所周围环境的感受,竹林在微风中摇曳,散发出自然清新的气息。
最后两句“若过石桥看瀑布,不妨高处便题名”则是诗人对未来行动的一种期待与提议。当穿越石桥观赏瀑布时,或许会有机会在某个高处留下自己的名字,象征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与僧侣共同追求精神境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