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重语凄迷事,半日相寻寂寞游。
剩遣菰芦江上客,来看风叶蓟门秋。
十年重语凄迷事,半日相寻寂寞游。
剩遣菰芦江上客,来看风叶蓟门秋。
这首诗是中国清末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黄节所作,名为《游净业湖普济寺》。现在我们来鉴赏这首诗。
首句“十年重语凄迷事”,表达了对过去十年间某些事情的回忆和感慨,这些记忆如同迷雾一般缠绕心头,难以忘怀。“重语”指的是反复提及的往事,而“凄迷”则形容这些往事带给人的哀伤与迷茫的情感。
接着是“半日相寻寂寞游”,诗人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与朋友(瘿公、敷庵)一起游历,虽然是在寻找彼此的温暖和陪伴,但这种游历本身却又带有一种寂寞感。这里的“半日”可能是指一段不长的时光,而“相寻”则强调了彼此间的情谊。
第三句“剩遣菰芦江上客”,诗人用“剩遣”来形容自己和朋友们在江上的行走,似乎是在无意中被留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条。而“菰芦江上客”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菰(一种水草)和芦(芦苇)都是水边常见的植物,它们的存在为诗人提供了写作的灵感。
末句“来看风叶蓟门秋”,诗人邀请朋友们一同观赏那随风摇曳的蓟门之美。这里的“风叶”可能指的是树叶在风中摇动的声音,而“蓟门”则是蓟草生长的地方,通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因为蓟草到了秋季才会开花。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景物,更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情感流露和审美追求。
斯文元祐间,一代人物好。
我生嗟已后,不及见此老。
朅来东坡上,雪堂亚荒草。
此州三家村,大江流浩浩。
四海矜重名,六丁护残藁。
伤心逐客令,失脚空山道。
昔为魑魅憎,今作神明祷。
小桥行吟处,风叶付谁扫。
来为人所爱,去为人所思。
君看文与高,慈惠蜀之师。
至今窟中像,凛凛建立时。
知非伯有室,定是桐乡祠。
蜀人爱二公,远与千载期。
其间几灰劫,付与一炬吹。
保此岁峥嵘,不动山四维。
东家好邻里,岂任恶少窥。
祠前二古柏,外乾中不萎。
勿作剪伐想,恐是神明遗。
可怜墙壁间,峨冠剑拄颐。
烈士不平气,好在淮西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