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夜何永,角声霜满天。
邻鸡摇旅梦,山鼠搅愁眠。
群动晨钟外,归舟宿鹭边。
悠悠论身事,愧负主人贤。
不寐夜何永,角声霜满天。
邻鸡摇旅梦,山鼠搅愁眠。
群动晨钟外,归舟宿鹭边。
悠悠论身事,愧负主人贤。
这首诗名为《不寐》,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纷扰与外界的静谧。
首句“不寐夜何永”,开篇即点出主题——诗人难以入眠,夜晚似乎无尽漫长。接着,“角声霜满天”一句,以角声和霜满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寒冷而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邻鸡摇旅梦,山鼠搅愁眠。”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邻近的鸡鸣声唤醒了旅途中的梦境,而山间的老鼠则在夜间打扰着诗人的睡眠,形象地表达了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困扰。
“群动晨钟外,归舟宿鹭边。”转而描写清晨时分的景象,晨钟之外,群鸟活动,归舟停泊,宿鹭栖息,展现出自然界的一片生机与和谐。这一转折,不仅为前文的静谧与孤独增添了对比,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悠悠论身事,愧负主人贤。”诗人感慨于自己的生活琐事,深感愧对主人的贤能与期望,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反思与自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欲雨云容合,濒江水气浮。
笑谈初入夜,灯火适逢秋。
巧借三豪便,还成一醉谋。
投琼酬木李,秪使老夫羞。
照蔀辉辉碧夜光,贫儿那复苦悲凉。
得鱼始信筌无用,斲垩终期鼻不伤。
我类槁苗犹欠雨,君同脩竹饱经霜。
诗成病眼昏加涩,欲写还忧细作行。
早岁英声已绝尘,暮年高节更殊伦。
绛帷久擅诗书乐,朱邸频酾酒醴醇。
不许功名书竹帛,祇将文行照簪绅。
乡邻若欲存遗范,祭社端宜配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