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直讲》
《挽张直讲》全文
宋 / 王之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早岁英声已绝尘,暮年高节更殊伦。

绛帷久擅诗书乐,朱邸频酾酒醴醇。

不许功名书竹帛,祇将文行照簪绅。

乡邻若欲存遗范,祭社端宜配古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zhāngzhíjiǎng
sòng / wángzhīwàng

zǎosuìyīngshēngjuéchénniángāojiégèngshūlún

jiàngwéijiǔshànshīshūzhūpínshāijiǔchún

gōngmíngshūzhúzhījiāngwénxíngzhàozānshēn

xiānglínruòcúnqiǎnfànshèduānpèijī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名为《挽张直讲》。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思之情和对逝者的怀念。

“早岁英声已绝尘”一句表明逝者生前英俊出众,但如今音容笑貌都已随风而去,化为尘土。这不仅是对逝者才华的赞美,也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悲哀。

“暮年高节更殊伦”则强调逝者晚年保持着高洁的人格,如同一座巍峨耸立于世俗之上的山峰,显示出超凡脱俗的品行。

接下来的两句,“绛帷久擅诗书乐,朱邸频酾酒醴醇”,描绘了逝者生前在精致雅致的书房内沉浸于诗书之中,并且享受着美酒佳肴。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生活情趣的赞扬,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逝者私人生活的怀念。

“不许功名书竹帛,祇将文行照簪绅”则表明逝者生前虽未求功名,却以文章和高洁品行作为其最好的传世之物。这里诗人的笔触细腻,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崇敬,也表现出诗人对于个人声望的淡然。

最后,“乡邻若欲存遗范,祭社端宜配古人”一句则是诗人提出,如果乡里想要保存逝者的一些遗迹或精神象征,最好是在祭祀时将其与古代贤人相提并论。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尊崇,也是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

整首诗情真意切,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沉的哀思和高度的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高洁品格与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王之望
朝代:宋   字:瞻叔   生辰:1102-1170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如梦令.五更

一鼓乾坤入洞。便把虚无拈弄。

离坎自交宫,澄湛寂然无梦。无梦。无梦。

别我魔军大恸。

(0)

木兰花慢.丙戌岁游永安故宫遍览太液池莲瀛桂窟殿天香阁同坐中诸客感而赋此

花枝临太液,解语入温柔。

衒桂窟低迷,天香飘荡,倒影迟留。

须知画图难足,更青山环抱帝王州。凤吹绕瀛洲。

记水浅蓬莱,尘扬沧海,一醉都休。

华胥梦,虽无迹,甚鼎湖、龙去水空流。

青鸟不来难问,玉妃几度仙游。

(0)

寄用晦上人

帝里如何忘旧山,却因知己得名贤。

司仓道合唯无可,吏部交游祇大颠。

紫色袈裟无蕙带,清斋衬施有苔钱。

诗中琴里偏相忆,用晦还应信仲先。

(0)

独酌吟

独酌独吟谁与共,天为知己月为朋。

水边醉卧无人见,席有烟莎枕有肱。

(0)

栖贤山访戴叔伦隐处

峰列洪都秀,名贤隐此间。

乱烟横古木,啼鸟恋深山。

我亦寻诗到,人谁访戴还。

高吟今不见,流水自潺潺。

(0)

木兰花慢.中秋新河

正秋阴盛处,忽荡起、一冰轮。

甚汉魏从前,才人胜士,断简残文。

都无一词赏玩,更拟将、美色似非伦。

此意谁能领会,自夸光景长新。得阴多处倍精神。

俗眼转增明。向大第高楼,痴儿騃女,脆竹繁裀。

此心到头未稳,莫古人、真不及今人。

坐看两仪消长,静观千古浇淳。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