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秋阴盛处,忽荡起、一冰轮。
甚汉魏从前,才人胜士,断简残文。
都无一词赏玩,更拟将、美色似非伦。
此意谁能领会,自夸光景长新。得阴多处倍精神。
俗眼转增明。向大第高楼,痴儿騃女,脆竹繁裀。
此心到头未稳,莫古人、真不及今人。
坐看两仪消长,静观千古浇淳。
正秋阴盛处,忽荡起、一冰轮。
甚汉魏从前,才人胜士,断简残文。
都无一词赏玩,更拟将、美色似非伦。
此意谁能领会,自夸光景长新。得阴多处倍精神。
俗眼转增明。向大第高楼,痴儿騃女,脆竹繁裀。
此心到头未稳,莫古人、真不及今人。
坐看两仪消长,静观千古浇淳。
这首宋词《木兰花慢·中秋新河》是魏了翁所作,描绘了秋季阴盛之时,一轮明月忽然升起的景象。诗人以汉魏时期的才子佳人为背景,感叹即使有古代的优美诗词,也无法与眼前的新河月色相比。他感慨无人能真正欣赏这独特的美景,认为现代人的感受或许更为新鲜独特。
接着,诗人描述了在阴凉之处,月光显得格外明亮,照耀着高楼大厦和热闹的人群,包括那些孩子和女子。然而,他内心深处并不满足于这种表面的繁华,认为古人的情感深度可能超越了今人。最后,他以"坐看两仪消长,静观千古浇淳"收尾,表达了对自然变化和历史沉淀的沉思,以及对朴素淳朴情感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中秋月夜的描绘,寓含了对古今文化变迁的反思,以及对个人情感体验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