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间三寻汗流赭,九逵雷雹争飞洒。
我穷那得骋追风,正拟虺尵行果下。
平生畏途饱经历,夜半临深无驭者。
故应造物巧相戏,却比盲人骑瞎马。
李南知音当促步,广汉腾嘲不相假。
执鞭良称塞翁儿,并辔聊从杜陵夏。
庞然病颡岂其类,老矣问途那可舍。
径烦一夫事刷秣,似桂新刍不盈把。
向来伯厚亦安在,结驷鸡栖同土苴。
他年东去把撩风,纵尔逍遥汴东野。
蹄间三寻汗流赭,九逵雷雹争飞洒。
我穷那得骋追风,正拟虺尵行果下。
平生畏途饱经历,夜半临深无驭者。
故应造物巧相戏,却比盲人骑瞎马。
李南知音当促步,广汉腾嘲不相假。
执鞭良称塞翁儿,并辔聊从杜陵夏。
庞然病颡岂其类,老矣问途那可舍。
径烦一夫事刷秣,似桂新刍不盈把。
向来伯厚亦安在,结驷鸡栖同土苴。
他年东去把撩风,纵尔逍遥汴东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到书局,以七千文钱购得一匹老马,马眼盲而右目,诗人戏作古句自嘲的情景。诗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这匹老马的独特感受。
首句“蹄间三寻汗流赭”描绘了老马奔跑时蹄声震耳欲聋,汗水如赭石般在蹄间流淌的场景,既表现了马的健壮与速度,也暗示了它可能已年迈力衰。接着,“九逵雷雹争飞洒”则以雷雹比喻马蹄声在宽阔大道上的轰鸣,形象地展示了马奔跑时的壮观景象。
“我穷那得骋追风”表达了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无法像马一样自由驰骋的愿望。“正拟虺尵行果下”则通过想象自己骑着马在果树下行走,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平生畏途饱经历,夜半临深无驭者”两句,诗人回顾自己一生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即使在深夜面对深谷,也没有驾驭马匹的能力,暗含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与无奈。
“故应造物巧相戏,却比盲人骑瞎马”诗人将自己比作盲人骑着瞎马,巧妙地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自嘲,同时也暗示了命运的捉弄与不可预知性。
“李南知音当促步,广汉腾嘲不相假”这两句提到李南和广汉两位朋友,表达了希望他们能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理解与支持的孤独感。
“执鞭良称塞翁儿,并辔聊从杜陵夏”诗人自比为塞翁之子,手持马鞭,与朋友并驾齐驱,享受夏日的悠闲时光,体现了对简单生活和平静心境的追求。
“庞然病颡岂其类,老矣问途那可舍”诗人感叹老马病态的头部,似乎与自己相似,表达了对老年的感慨与不舍。
“径烦一夫事刷秣,似桂新刍不盈把”诗人吩咐仆人照料老马的饮食,用“似桂新刍”形容马草的新鲜,表达了对老马的关心与爱护。
“向来伯厚亦安在,结驷鸡栖同土苴”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朋友伯厚,如今却已不在身边,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怀念。
“他年东去把撩风,纵尔逍遥汴东野”诗人展望未来,希望能东去逍遥自在,即使老马也能在汴东野地里自由奔跑,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老马的独特情感,以及对自由、友谊和未来的思考与向往,充满了自嘲与幽默的色彩。
一杯未尽分携,匆匆争似休相遇。
方余病起,不禁同醉,只须将护。
万里淮天,数行征雁,雨晴风住。
趁瓜州古渡,东来潮水,便高卧、孤帆去。
卧听江声如雨。
渐消磨、满怀愁绪。
丹青画出,金山烟塔,焦山霜树。
如此江山,发挥正要,雄章奇句。
仗何人唤取,青骢御史,看挥毫赋。
若论西湖,颖川汝阴,俱难似之。
正涌金门外,天开罨画,钱塘岸侧,城展玻璃。
曾借扁舟,晚凉一棹,先向孤山近处嬉。
回头望,是吴山楼阁,烟霭参差。
淡妆浓抹相宜。
道不独晴奇雨亦奇。
访欧公遗像,仍存古井,逋仙旧隐,犹有荒祠。
泉若通灵,梅如解语,应也怪公题咏迟。
从今后,怕公余无事,准备新诗。
杜陵佳丽地,千古尽英游。
云烟去天尺五,绣阁倚朱楼。
碧草荒岩五亩,翠霭丹崖百尺,宇宙为吾留。
读书名始起,万古入冥搜。
凤池崇,金谷树,一浮鸥。
彭殇尔能何许,也欲接余眸。
唤起终南灵与,商略昔时名物,谁劣复谁优。
白鹿庐山梦,,颉颃天地秋。
又引元明善清河集读书严记,谓读书严为故相太传魏国廉文正公之别业,在京兆樊川少陵原之阳,可证大典作廉文靖公,当为廉文正公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