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小鹿门山》
《望小鹿门山》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庞公栖隐处,闻道鹿门山。

高士终难遇,遗风若可攀。

地宁当日隐,名是古人间。

采药吾将入,携家断往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隐士庞公的追忆与向往之情。伍瑞隆以“望小鹿门山”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庞公栖隐处,闻道鹿门山”,开篇即点明主题,庞公曾在此隐居,鹿门山成为他生活之地的象征。通过“闻道”二字,透露出诗人对庞公事迹的了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接着,“高士终难遇,遗风若可攀”两句,表达了对古代高士难以遇见的遗憾,同时也流露出试图追随其足迹、传承其精神的愿望。“遗风”一词,强调了庞公留下的精神遗产,是值得后人学习和追求的。

“地宁当日隐,名是古人间”则进一步阐述了庞公选择隐居的原因和影响。这里“地宁”与“名是”形成对比,暗示了庞公选择隐居并非为了逃避名声,而是出于内心的追求与对自由的渴望。这样的选择在古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最后,“采药吾将入,携家断往还”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庞公的脚步,深入山林,过上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里的“采药”不仅指实际的采集草药,更象征着寻找精神上的滋养与自我疗愈的过程。同时,“携家断往还”则表明了诗人愿意与家人一同放弃世俗的牵绊,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自由的追求,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二四七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

(0)

课儿联·其二一六

树皆天长养;心共日光明。

(0)

课儿联·其四十四

春气知芳草;人心爱晚晴。

(0)

课儿联·其十一

雨燕衔花重;风莺带絮斜。

(0)

重过席氏别业

昔时苦爱西湖好,春尽策蹇辞家来。

一枝此地得安稳,主人爱客仍怜才,日日饱看青山回。

同寓蒋生亦健者,读书直欲披秦灰。

劝我且弗弄铅椠,我独孟浪不受裁。

一人下帷一伏草,取道虽异心无猜。

匆匆一住四匝月,鸥鸟欲别愁徘徊。

别去闲将一湖水,月落曾梦孤山梅。

后来踪迹太汗漫,轻桡几泊钱塘隈。

多因羁绊未经访,我足偏与中心乖。

今朝得暇偶过此,异事咄咄呼怪哉。

缃帘棐几杳不见,小山画槛争敧颓。

旧时竹楼苦吟处,鼠粪狼籍填尘埃。

风飘雨零瓦檐尽,俯瞰直欲倾莓苔。

金铃小犬旧相识,缘衣驯扰欲入怀。

园丁种菜破墙缺,指说往事心馀哀。

自从君去不逾月,蒋亦移去空其斋。

主人解组宦囊薄,帖标卖出供官差。

花木眼见富人得,大树往往砍作柴。

我闻斯言复周览,顿觉万感愁肠摧。

出门独立望湖水,适有一叶渔舟开。

(0)

济南病中杂诗·其三

车吹喧都会,幽居此静便。

支床无丑石,绕砌得名泉。

地冷荒秋梦,林空净夜禅。

短檠常照我,萧飒竟中年。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