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弯环抱县流,水南物色总清幽。
案头故纸看成叶,眼底青山见即愁。
夜唤扁舟乘月渡,静听鱼网沥波收。
忽思孤屿中川畔,满意秋风落钓钩。
一水弯环抱县流,水南物色总清幽。
案头故纸看成叶,眼底青山见即愁。
夜唤扁舟乘月渡,静听鱼网沥波收。
忽思孤屿中川畔,满意秋风落钓钩。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分宜水南渡河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乡的宁静与美丽。首句“一水弯环抱县流”,以生动的笔法勾勒出河流环绕县城的景象,展现出水乡的独特风貌。接着,“水南物色总清幽”一句,点明了水南景色的清雅与宁静。
“案头故纸看成叶,眼底青山见即愁”两句,通过对比案头的旧书和眼前的青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旧书如同落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而青山则引发了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夜唤扁舟乘月渡,静听鱼网沥波收”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渡河的情景,月光下的水面泛起波光粼粼,鱼网沥沥收起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忽思孤屿中川畔,满意秋风落钓钩”一句,诗人忽然想到秋天的湖心小岛上垂钓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水国淹留岁月空,云山东去阻千重。
欲令遥夜春愁薄,须赖黄醅腊酒浓。
南浦有潮舂栅锁,西窗无睡怯岩钟。
谁家几点畬田火,疑是残星挂远峰。
寥寥长日掩松关,白首忘机古寺间。
香烬石房终晓讲,叶堆莎径忆秋山。
澄泉心地清无染,野鹤精神老更闲。
孤坐有谁同此意,白云空见渚禽还。
信天巢小仅容身,中有图书障俗尘。
不与世争闲意气,且随时养老精神。
破铛安稳齐钟鼎,短褐参差比缙绅。
渴饮三杯饥二饭,主人日用未为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