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
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馀年春秋王。
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
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
三十七主始为秦,八百馀年谁谓短。
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
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馀年春秋王。
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
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
三十七主始为秦,八百馀年谁谓短。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词人杨简的作品,名为《历代诗·其五·东周》。诗中通过对周王朝兴衰历程的回顾,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王朝更替的感慨。
开篇“平王避难迁洛阳,桓庄僖惠襄顷匡”两句,简要概括了西周末年动乱时期,平王为了躲避战乱将都城从镐迁往洛邑的情况,以及后来的几个王的统治状况。"定简灵景兼悼敬,二百馀年春秋王"则是说到了东周时期,虽然国力衰弱,但依然有不少君主在位,维持了大约两百年的时间。
"春秋之后周之晚,元王贞定相承纂"这两句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之后,周朝进入了它的晚期,虽然出现了一些较为贤明的君主,但终究无法挽救颓势。接着“哀考威烈遂传安,夷烈显圣慎靓赧”几句,是对后世王室及英雄人物的一种缅怀和赞美,他们或许在历史上留下了英勇或者明智的印记。
最后,“三十七主始为秦,八百馀年谁谓短”则是说从周朝末年的第一个君主到秦国统一六国,经历了长达八百多年的时间。诗人通过这样的历史回顾,表达了一种对历史长河中王朝兴衰的感慨,即便是最强大的帝国,也难逃更替的命运。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点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周期性、王朝盛衰哲理的深刻理解。
老耳最怕风雨声,芭蕉叶上声偏鸣。
新枝日展剪不替,况见蕺蕺成添丁。
呼童具锸斲寒玉,蔓图贵早除其萌。
丑疑乌喙侧著附,又讶蹲鸱不可羹。
一笑翻成有料理,古盆石供泉清泠。
黄梅弥旬雨霢霂,苔封沙拥生意成。
小试抽书嚏撚细,鼠牙入水银须生。
渐离土性安臞瘠,淡与水石相忘形。
巡除日课长养事,茎添叶比纷攲倾。
炎威不到琉璃碧,水脉透尖珠贯萦。
萼绿华仙断火食,云裾曳翠身轻盈。
风轩暑簟足萧爽,晴曦更有冬窗明。
丁宁闭塞谨爱护,秋霜夜气防凭凌。
一年一年春风好,根株宛在葱茏青。
崇桃遮莫金壶贮,日暮随风红雨零。
《江湾僧舍水石芭蕉》【宋·赵孟坚】老耳最怕风雨声,芭蕉叶上声偏鸣。新枝日展剪不替,况见蕺蕺成添丁。呼童具锸斲寒玉,蔓图贵早除其萌。丑疑乌喙侧著附,又讶蹲鸱不可羹。一笑翻成有料理,古盆石供泉清泠。黄梅弥旬雨霢霂,苔封沙拥生意成。小试抽书嚏撚细,鼠牙入水银须生。渐离土性安臞瘠,淡与水石相忘形。巡除日课长养事,茎添叶比纷攲倾。炎威不到琉璃碧,水脉透尖珠贯萦。萼绿华仙断火食,云裾曳翠身轻盈。风轩暑簟足萧爽,晴曦更有冬窗明。丁宁闭塞谨爱护,秋霜夜气防凭凌。一年一年春风好,根株宛在葱茏青。崇桃遮莫金壶贮,日暮随风红雨零。
https://shici.929r.com/shici/XeRMGXABkU.html
建水怀襄,孔殿岿然。文未坠地,道昭于天。
轮奂鼎新,丁奠揭虔。肃肃冠佩,粲粲豆笾。
惟圣立范,载籍具传。浑浑噩噩,书教百篇。
危微精一,纲领所先。诗六义教,风雅颂全。
曰思无邪,蔽以一言。易教精微,四德首元。
演六十四,母坤父乾。春秋事教,惟义与权。
行夏之时,独许颜渊。乐教导和,钟鼓管弦。
雷出地豫,乐之大原。礼教导中,三百三千。
其端辞逊,如始达泉。垂兹六教,何千万年。
眷惟此邦,儒哲比肩。厥有考亭,是绍涧瀍。
发挥六学,有功圣贤。守吏初献,与士周旋。
祀毕作颂,同志勉旃。
《癸丑仲秋建安郡学丁奠退而作颂并勉同志之士颂曰》【宋·赵汝腾】建水怀襄,孔殿岿然。文未坠地,道昭于天。轮奂鼎新,丁奠揭虔。肃肃冠佩,粲粲豆笾。惟圣立范,载籍具传。浑浑噩噩,书教百篇。危微精一,纲领所先。诗六义教,风雅颂全。曰思无邪,蔽以一言。易教精微,四德首元。演六十四,母坤父乾。春秋事教,惟义与权。行夏之时,独许颜渊。乐教导和,钟鼓管弦。雷出地豫,乐之大原。礼教导中,三百三千。其端辞逊,如始达泉。垂兹六教,何千万年。眷惟此邦,儒哲比肩。厥有考亭,是绍涧瀍。发挥六学,有功圣贤。守吏初献,与士周旋。祀毕作颂,同志勉旃。
https://shici.929r.com/shici/ypDrt.html
斜点银缸,高擎莲炬,夜寒不奈微风。
重重帘幕掩堂中。
香渐远、长烟袅穟,光不定、寒影摇红。
偏奇处,当庭月暗,吐焰如虹。
红裳呈艳丽,□娥一见,无奈狂纵。
试烦他纤手,卷上纱笼。
开正好、银花照夜,堆不尽、金粟凝空。
叮咛语,频将好事,来报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