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点银缸,高擎莲炬,夜寒不奈微风。
重重帘幕掩堂中。
香渐远、长烟袅穟,光不定、寒影摇红。
偏奇处,当庭月暗,吐焰如虹。
红裳呈艳丽,□娥一见,无奈狂纵。
试烦他纤手,卷上纱笼。
开正好、银花照夜,堆不尽、金粟凝空。
叮咛语,频将好事,来报主人公。
斜点银缸,高擎莲炬,夜寒不奈微风。
重重帘幕掩堂中。
香渐远、长烟袅穟,光不定、寒影摇红。
偏奇处,当庭月暗,吐焰如虹。
红裳呈艳丽,□娥一见,无奈狂纵。
试烦他纤手,卷上纱笼。
开正好、银花照夜,堆不尽、金粟凝空。
叮咛语,频将好事,来报主人公。
这首宋词《满庭芳·灯词》是赵长卿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庭中赏灯的场景。词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灯光的璀璨与夜色的深沉,以及观灯者的情感体验。
"斜点银缸,高擎莲炬",形象地写出灯火的明亮与精致,银缸和莲花形状的蜡烛,增添了节日或庆典的气氛。"夜寒不奈微风",透露出夜晚的微凉,但灯火的存在却带来温暖。
"重重帘幕掩堂中,香渐远、长烟袅穟,光不定、寒影摇红",描绘了室内华美的布置和灯光在微风中摇曳的动态画面,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氛围。
"偏奇处,当庭月暗,吐焰如虹",运用比喻,形容灯光穿透月色,犹如彩虹般绚丽,这是词中的高潮,突显了灯的美丽和独特魅力。
接下来,词人借嫦娥之口表达对灯的喜爱和赞美,"红裳呈艳丽,□娥一见,无奈狂纵",嫦娥的惊叹和无法自持,进一步强化了灯的吸引力。
"试烦他纤手,卷上纱笼",暗示有人在精心操作,展示灯的变幻多姿。"开正好、银花照夜,堆不尽、金粟凝空",再次强调灯光的明亮和华丽,仿佛金色的粟米堆积空中。
最后,词人以叮咛的语气,表达了希望好事连连,佳人能及时向主人报告灯的美好,"频将好事,来报主人公",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主人的恭维。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宋代灯会的繁华景象,以及观灯者的情感体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