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松石室》
《松石室》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青青山上松,凿凿山下石。

移来近禅居,窗户生秀色。

室中老比丘,怡然坐终日。

转境不在遗,观心了无得。

疏雨洒崭岩,微风动萧瑟。

所适不自知,何有喧与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禅居生活画卷。诗人以“青青山上松,凿凿山下石”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之中,松树挺立于青山之上,岩石则稳踞山脚,两者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坚韧的氛围。

接着,“移来近禅居,窗户生秀色”,描述了松树被移栽到禅居附近,不仅为禅居增添了生机与秀美,也暗示着禅者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禅居内,“室中老比丘,怡然坐终日”,描绘了一位老和尚在室内静坐,神情安详,似乎已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转境不在遗,观心了无得”,进一步揭示了禅者的内心世界,强调了对当下境遇的接纳与观察,而非执着于外在事物或个人得失。这种境界体现了佛教中“空”的思想,即一切皆空,无常变化,唯有内心的平静才是永恒不变的。

“疏雨洒崭岩,微风动萧瑟”,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轻柔的雨滴和微风的吹拂,进一步渲染了禅居周围的宁静与和谐。这些自然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为禅者提供了一个冥想与反思的空间。

最后,“所适不自知,何有喧与寂”,表达了禅者在自然与内心的交融中,已经超越了外界的喧嚣与寂静,达到了一种自我认知与自我实现的境界。这种状态是难以言喻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禅者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佛教哲学中的“空”与“静”的美学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送宜春裴宰是将军旻之孙

垂白方为县,徒知大父雄。

山春南去棹,楚夜北飞鸿。

叠嶂和云灭,孤城与岭通。

谁知持惠化,一境动清风。

(0)

越中言事二首·其二

云霞水木共苍苍,元化分功秀一方。

百里湖波轻撼月,五更军角慢吹霜。

沙边贾客喧鱼市,岛上潜夫醉笋庄。

终岁逍遥仁术内,无名甘老买臣乡。

(0)

景龙中嘲宰相歌

礼贤不解开东阁,燮理惟能闭北门。

(0)

号沈宋语

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0)

丹阳语

待钱来,待钱来。

(0)

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雍和

公尸既起,享礼载终。称歌进彻,尽敬繇衷。

泽流惠下,大小咸同。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