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三澳诗》
《十三澳诗》全文
清 / 胡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八罩澎南海外村,也凭鱼艇当田园。

珠玑映月寻花屿,玳瑁乘潮戳挽门。

九夏望雷消飓母,三秋祈雨长薯孙。

往来商舶安澜渡,马腹鞭长可勿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海外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

首联“八罩澎南海外村,也凭鱼艇当田园”,开篇点明地点,描述了南海外村的地理位置,以及村民以渔艇为生,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这里的“八罩”可能是指岛屿或海域的众多,“澎”则可能指的是海浪或海洋的澎湃,形象地展现了南海外村所处环境的辽阔与壮丽。

颔联“珠玑映月寻花屿,玳瑁乘潮戳挽门”,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月光下,珍珠般的光芒与花朵点缀的岛屿相互映衬,而玳瑁在潮水中自由穿梭,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神秘。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南海外村夜晚的宁静与美丽。

颈联“九夏望雷消飓母,三秋祈雨长薯孙”,转而描述了南海外村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夏季多雷雨,人们期盼雷声能驱散飓风,带来安宁;秋季则是祈求雨水,以促进红薯等农作物的生长。这两句体现了当地居民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利用,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尾联“往来商舶安澜渡,马腹鞭长可勿论”,最后描绘了南海外村与外界的交流。商船往来于海面,平安渡过,象征着贸易的繁荣与和平。同时,马腹鞭长的场景,或许是在强调海上运输工具的多样性,或是对过往商旅的怀念。这一联表达了南海外村与外界联系紧密,经济活动活跃的景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南海外村独特的自然景观、生活方式、农业生产以及与外界的交流,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的画卷。

作者介绍

胡健
朝代:清

胡健,字建伟,号勉亭,广东三水人。清乾隆四年(1739)进士,乾隆十四年(1749)选授直隶无极县。丁艰起复,改补福鼎县,调永定,署闽县及福防同知。乾隆三十一年(1766)任澎湖通判,设社塾,创文石书院,政绩尤多。时澎湖士赴试台湾,多惮风涛。乾隆三十七年(1774)升台湾北路理番同知。纂有《澎湖纪略》十二卷。现存诗作俱见胡建伟《澎湖纪略》、蒋镛《澎湖续编》,共三十四首。诗作与澎湖地区风土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鹧鸪天十九首·其一

浅逗深情一笑钟。低头花面几番红。

小楼不寐听春雨,绣户斜开漏晓风。

轻忍别,再难逢。天涯芳草梦谁同。

蓝桥空惹相思约,只与萧郎陌路中。

(0)

声声慢.华东医院对雨,五月廿四日

碧苑花疏,青坪月媚,撩人幽境情深。

兰畹余芳,偏教蝶梦重寻。

好景和风细雨,诧万方、多难登临。

暗凝伫,甚晚烟笼树,夕照渲林。

妙手金刀试剪,似丹荔褪玉,紫绶披金。

一榻维摩,安禅还制龙侵。

奇思不知来去,也未妨、顾曲知音。

听环佩,九霄声,遥抚素琴。

(0)

芙蓉月.次赵虚斋韵,为螺川生辰

秋色影碧潭,眉妩样、正是初三新吐。

湘帘簸梦,彷佛温黁重诉。

生受金奁华国,恰诞玉台才女。

花可可,月娟娟,似倚满庭欢舞。兰闺记前度。

算风怀绰约,霞散朝暮。图将美景,还漱明珠仙露。

历历芳尘如画,但低语。休回顾。

消息寄,好催花引杯挝鼓。

(0)

归国谣.次韦端己韵

眉敛翠。欲语相看传著意。自是碧天如水。

漾人心已醉。诉也寸衷无愧。试将红锦寄。

何日得薰鸾被。好生骄傲里。

(0)

长相思.次白香山韵

粉点流。汗点流。香透轻罗枕上头。眉端几许愁。

意悠悠。兴悠悠。意兴阑时情怎休。烛摇红影楼。

(0)

诉衷情.次温飞卿韵

温语。欢舞。春梦午。烟波微。欹绣枕。回锦。倚罗帷。

暂得作于飞。相依。相怜相见稀。怎同归。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