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宇迁大士修大悲忏于雷峰洁诚静虑其勤恳以福先人者至矣于其还韶阳诗以送之》
《宇迁大士修大悲忏于雷峰洁诚静虑其勤恳以福先人者至矣于其还韶阳诗以送之》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山中礼忏始出山,盘绕香云两袖间。

陟岵只徒抒望眼,闻经真可破幽关。

修诚已入莲花界,歛虑方依满月颜。

泻瀑崩崖听不见,几多宿痗已存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宇迁的大士在雷峰山进行大悲忏法修行的情景,表达了他为祖先祈福的虔诚之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统一。

首联“山中礼忏始出山,盘绕香云两袖间”,开篇即点明了宇迁大士在山中进行忏悔仪式的场景,两袖间盘绕着香云,既表现了修行的氛围,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颔联“陟岵只徒抒望眼,闻经真可破幽关”,通过“陟岵”(登山)的动作,表达了宇迁大士对祖先的思念之情,而“破幽关”则寓意通过修行克服内心的障碍,达到心灵的解脱。

颈联“修诚已入莲花界,敛虑方依满月颜”,进一步揭示了宇迁大士修行的境界,他以真诚的心融入了莲花般清净的世界,收敛思绪,仿佛满月之光,展现出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尾联“泻瀑崩崖听不见,几多宿痗已存删”,以瀑布崩崖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象征着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但宇迁大士已能平静面对,过去的烦恼与痛苦已被清除,展现出修行后的内心宁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迁大士修行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深刻内涵与精神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祖先的深情缅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泛莲观音赞

一叶莲舟泛渺瀰,诵观音也戴阿弥。

希奇妙相毫端上,五浊众生知未知。

(0)

颂古二十七首·其十

认得斑斑急上弦,吼风一镞去惊天。

近前子细来观觑,谁把蓝田石射穿。

(0)

寄东禅宗周讲主

四海六民皆走利,东禅讲主只谭禅。

何年去住灵山寺,招我岩间看白?。

(0)

寄五师北山讲主

一书不问不相违,指迹慕归谁救迟。

莺脰湖边官驿路,舟车十里到凫矶。

(0)

颂古十首·其十

有道君王传号令,频催羯鼓要花开。

眼头一曲风光好,日暖莺声出谷来。

(0)

送立维那游天台

天台路上寻牛迹,瀑雪千寻带月飞。

见说石桥行不得,年年春雨上苔衣。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