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到登楼眼,沧江此时羁旅。
令节强为酬,渺秋山何许。菊丛清泪聚。
算餐得落英如故。转毂牵愁,覆杯成梦,者般情绪。
有女想高丘,明霞艳、空中佩环无数。
老至觉欢疏,渐天寒日暮,绝弦还独抚。
忍芳事、暗消樽俎。晚风起、唧唧商声,唤醉翁同赋。
青山不到登楼眼,沧江此时羁旅。
令节强为酬,渺秋山何许。菊丛清泪聚。
算餐得落英如故。转毂牵愁,覆杯成梦,者般情绪。
有女想高丘,明霞艳、空中佩环无数。
老至觉欢疏,渐天寒日暮,绝弦还独抚。
忍芳事、暗消樽俎。晚风起、唧唧商声,唤醉翁同赋。
这首《徵招》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以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展现了一幅秋日羁旅的凄美画面。
开篇“青山不到登楼眼”,以青山难以触及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沧江此时羁旅”进一步点明了身处异乡的漂泊之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令节强为酬”一句,虽是节日,却只能勉强应景,凸显出诗人面对节日时的孤寂与无奈。
“渺秋山何许”将视线拉远,秋山渺茫,不知何处,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接下来“菊丛清泪聚”描绘了菊花丛中,诗人的眼泪汇聚,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而“算餐得落英如故”则是在困境中寻找一丝安慰,尽管生活艰难,但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转毂牵愁,覆杯成梦”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梦境的交织,仿佛现实与梦境之间,愁绪被不断牵引,梦境成为逃避现实的方式。最后“者般情绪”总结了整段的情感基调,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情绪弥漫其中。
“有女想高丘,明霞艳、空中佩环无数”这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女子形象,以及她身上的明霞与佩环,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好景象,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老至觉欢疏,渐天寒日暮,绝弦还独抚”表达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欢乐变得稀少,面对寒冷的天气和日暮时分,诗人独自弹琴,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感慨。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写照,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忍芳事、暗消樽俎”一句,展现了诗人面对美好事物逐渐消逝的无奈与痛苦。“晚风起、唧唧商声,唤醉翁同赋”则在自然界的声响中寻求共鸣,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创作,以此来寄托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徵招》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漂泊异乡、内心充满愁绪与渴望的诗人形象,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词作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
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
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
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
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
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
归田虽贱辱,岂失泥中行。
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