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
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
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
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
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
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
归田虽贱辱,岂失泥中行。
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
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
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
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
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
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
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
归田虽贱辱,岂失泥中行。
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下雨天气监督盐河运输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现实职务的不满与淡漠,以及对于农事的关心和同情。
"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 这几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官职的无奈与不屑,一心想回到自然界中去,然而又不得其门而入,只能在现实中感到羞愧。
"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薨薇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这段诗写出了盐河运输的紧迫与繁忙,以及对农民劳作的同情和关怀。"薨薇晓鼓动"描绘了早晨鼓声中的忙碌景象。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这里诗人借雨水来形容官府的政策得以顺利执行,而人民则像鸭子和猪一样在泥泞中挣扎。
"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归田虽贱辱,岂失泥中行。" 这几句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尽管这可能会带来一些屈辱,但总比在官场中与牛羊争路要好。
"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 最后,诗人通过这首诗告诉旧日朋友,要小心谨慎,不要对田园生活产生厌倦。
整体而言,这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不满与逃避现实的作品,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于农民的关怀和官场生活的无奈。
苑里妇,一何工,不事蚕桑废女红。
十指纤纤日作苦,得资藉以奉姑翁。
食不知味梦不酣,人重生女不生男。
生男管向浮梁去,生女朝朝奉旨甘。
今日不完明日织,明日不完继以夕。
君不见,千条万缕起花纹,组成费尽美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