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曹战时垒,云是中牟台。
师旷留遗迹,歌风有馀哀。
田丰祠已矣,楚氛安在哉!
我过朔风生,南风竞不来。
古邱不可见,一路见蒿莱。
袁、曹战时垒,云是中牟台。
师旷留遗迹,歌风有馀哀。
田丰祠已矣,楚氛安在哉!
我过朔风生,南风竞不来。
古邱不可见,一路见蒿莱。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名为《凭吊中牟台及古吹台》。诗中描绘了对古代战场遗址的凭吊与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思。
首句“袁、曹战时垒,云是中牟台”,开篇即点明地点,以历史上的袁绍与曹操之间的战争为背景,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硝烟与英雄气概的历史场景之中。接着,“师旷留遗迹,歌风有馀哀”一句,借用了典故,暗示了这里曾是音乐家师旷留下艺术痕迹的地方,同时也暗含着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追忆与哀叹。
“田丰祠已矣,楚氛安在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田丰祠的消失与楚氛(可能指楚国的氛围或影响)的不在,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英雄时代的远去,引发人们对过去辉煌与现在衰败的对比思考。
“我过朔风生,南风竞不来。”诗人通过自然界的风向变化,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不可逆转。北方的朔风代表过去,南方的南风则象征未来,两者无法交汇,表达了对历史不可回溯的感慨。
最后,“古邱不可见,一路见蒿莱。”诗人站在历史的废墟之上,只能看到荒草丛生,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和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凭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英雄时代逝去的哀伤之情,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少微化去烟霞在。琴尊几番欢聚。
只此好家山,认天涯羁旅。豪情酬俊侣。
且休论、断肠南浦。寂寂秋容,疏花短柳,满城风雨。
指顾劫灰飞,销魂地,沧桑顿成今古。
大树感将军,渺英灵何处。
千秋终自许,任诗骨乱侵尘土。
问多少、胜境消沉,有画图留取。
怪啼痕。甚无端幻出,寒绿闲晴红。
艳影迷离,仙姿绰约,西风认做东风。
斜阳外、翩然漫舞,渐轻盈、欲睡眼朦胧。
杨柳烟残,梧桐叶落,蟋蟀堂空。
暗把曲栏倚遍,看檀痕脂晕,无限惺忪。
怕染新霜,爱依凉月,愔愔静掩帘栊。
休更说、春前断梦,问何人、银烛夜高笼。
且与黄花同醉,莫管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