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包徵士公恺》
《寄包徵士公恺》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爱尔閒情好,林堂白昼长。

楷书临小晋,近体学中唐。

水莳一池芡,园栽十亩桑。

不知篱下菊,秋后肯分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包徵士公恺的寄语。首句“爱尔閒情好”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认为这种心境是美好的。接下来的“林堂白昼长”写出了环境的宁静与时光的悠长,暗示了诗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书法练习。

“楷书临小晋,近体学中唐”两句,诗人提到自己在白昼漫长的时光里,专注于研习书法,楷书取法于晋代的小楷,近体则效仿唐代的风格,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对传统美学的敬仰。

“水莳一池芡,园栽十亩桑”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田园生活的场景,他不仅种植芡实,还广植桑树,显示出他对农事的兴趣和对物质生活的满足。

最后,“不知篱下菊,秋后肯分香”以菊花作结,寓意深厚。诗人询问友人,不知这篱下的菊花在秋天是否会分享它的香气,暗含了对友情的期待和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希望他们能像菊花一样,即使在平凡生活中也能散发出高洁的品质。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既展示了诗人自己的生活情趣,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菩萨蛮

绮窗深掩微微月。轻寒又是秋千节。花影一枝斜。

疏星映碧纱。夜长人绣倦。懒把湘云卷。

玉漏一更更。声声听晓莺。

(0)

探芳信.重九前一日,大兄赴城北买菊归,各赋小词记事

向城北。问野圃浓霜,这番消息。

道寒花都放,莫迟去寻觅。

携奴荷锸随黄蝶,踏断残芜碧。

忽惊看、一簇斜阳,满篱霜色。金盏为君拭。

有疏影疏香,移来书室。几日帘前,经岁又相忆。

忍寒翠里灯花下,一一重搜剔。

趁重阳,细雨轻烟澹日。

(0)

柳梢青.湖亭晚望

曲曲青山。溶溶碧涧,堤柳垂烟。

风送蘋香,松阴避日,凉浸珠帘。清溪翠竹朱栏。

凝望处、□□心闲。澹澹斜阳,萧萧芦荻,鸦鸟留连。

(0)

忆王孙.春暮

繁红落尽绿阴稠。几度寻芳帆小舟。

九十春光逐水流。点点杨花波面浮。

(0)

金缕曲.次絅士韵

北宋南唐继。问词坛、双飞健将,而今有几。

太白才华江令笔,一样花生梦里。

谱妙句、金荃堪拟。

旧酿蒲桃新拨瓮,倒芳樽、共把尘襟洗。

沧海量,更谁比。清谈雅吐如虹气。

骋吟怀、齐霏玉屑,尘挥难已。

便化西湖波作酒,那怕刘伶醉死。

总不学、眼醒屈子。

我亦浇书成素癖,要青旗、买遍江南地。

拼酩酊,画屏倚。

(0)

苏幕遮

绿窗闲,红雨静。无奈春归,无计留春定。

燕子含愁蝴蝶病。薄幸东风,短了桃花命。

昼初长,香已尽。一树垂杨,一架秋千影。

半卷湘帘银蒜冷。楼外青山,楼上愁人凭。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