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庐湖水曲,门对法华山。
百里空荒外,三峰晻霭间。
倦游烦汲引,阔步强跻攀。
老怯高寒境,非缘兴尽还。
故庐湖水曲,门对法华山。
百里空荒外,三峰晻霭间。
倦游烦汲引,阔步强跻攀。
老怯高寒境,非缘兴尽还。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法华山后,返回楼氏书房时所见之景。首句“故庐湖水曲,门对法华山”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居所与自然山水相依的宁静画面,展现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氛围。接着,“百里空荒外,三峰晻霭间”两句,通过描述远处山峰在雾气缭绕中的景象,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世喧嚣的意境。
“倦游烦汲引,阔步强跻攀”则表达了诗人对游历生涯的疲惫感,以及虽心有余力不足但仍尽力攀登的坚韧精神。“老怯高寒境,非缘兴尽还”则透露出诗人年岁渐长,面对寒冷高峻之地的畏惧,但并非因为兴趣已尽才返回,而是出于对自身身体条件的考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旅程中疲惫与坚持、兴趣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畴昔夏之夜,百虫无不鸣。
侵寻迫秋杪,惟有蟋蟀声。
微物乏巨喙,寒翅厉酸清。
露将化为霜,欲鸣声不成。
瓦石有深缝,缄默逃汝生。
不然且立死,焉问懒妇惊。
天地布肃令,讵别物重轻。
岂惟蝼蚁蛰,神龙亦潜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