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萱谁种,金花绕北堂。
儿曹如解道,不遣隐忧长。
满地萱谁种,金花绕北堂。
儿曹如解道,不遣隐忧长。
这首诗以“满地萱谁种,金花绕北堂”开篇,巧妙地描绘了萱草在庭院中繁茂生长的景象,金黄色的花朵围绕着北堂,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通过“满地”二字,诗人强调了萱草的广泛种植与茂盛生长,而“金花”则生动地展现了花朵的颜色与形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接下来,“儿曹如解道,不遣隐忧长”两句,诗人借物抒情,将萱草与家庭情感联系起来。这里的“儿曹”指的是家中的孩子们,诗人希望他们能够理解萱草所象征的意义——即萱草能缓解忧愁,带来心灵的慰藉。通过“不遣隐忧长”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烦恼和忧虑的关切,希望他们能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萱草的美丽景象,更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家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美好祝愿。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
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
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
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
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
匈奴系头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
相识应十载,见君只一官。
家贫禄尚薄,霜降衣仍单。
惆怅秋草死,萧条芳岁阑。
且寻沧洲路,遥指吴云端。
匹马关塞远,孤舟江海宽。
夜眠楚烟湿,晓饭湖山寒。
砧净红鲙落,袖香朱橘团。
帆前见禹庙,枕底闻严滩。
便获赏心趣,岂歌行路难。
青门须醉别,少为解征鞍。
凉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圆。
动摇随积水,皎洁满晴天。
多病嘉期阻,深情丽曲传。
偏怀赏心处,同望庾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