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风风雨雨,看眼底、韶光都歇。
道春竟归,春来多少恨,无限凝积。
长记寻春早,一枝红粉,压心头千迭。
东君不管春狼籍。
落尽桃腮,雕残杏缬,回头已无踪迹。
只新丛细药,还剩芳泽。花工抛掷、为群芳暗泣。
试问春何在,难重忆,东风也解珍惜。
向苍苔扶起,几番欹侧。低回久、更休相忆。
便留得、一朵娇红独自,奈他深碧。
飘零处、芳意难灭。有暗香、绕过春前去,梅花识得。
便风风雨雨,看眼底、韶光都歇。
道春竟归,春来多少恨,无限凝积。
长记寻春早,一枝红粉,压心头千迭。
东君不管春狼籍。
落尽桃腮,雕残杏缬,回头已无踪迹。
只新丛细药,还剩芳泽。花工抛掷、为群芳暗泣。
试问春何在,难重忆,东风也解珍惜。
向苍苔扶起,几番欹侧。低回久、更休相忆。
便留得、一朵娇红独自,奈他深碧。
飘零处、芳意难灭。有暗香、绕过春前去,梅花识得。
这首《六丑·蔷薇谢后作》是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逝去后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词中开篇“便风风雨雨,看眼底、韶光都歇”,以风雨象征时光的流逝,韶光的消逝,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下来,“道春竟归,春来多少恨,无限凝积”直接点明了春天的离去,以及由此带来的遗憾和忧伤。紧接着,“长记寻春早,一枝红粉,压心头千迭”通过回忆早春时的美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东君不管春狼籍。落尽桃腮,雕残杏缬,回头已无踪迹”几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凋零景象,桃花、杏花的凋谢,暗示着春天的彻底离去。而“只新丛细药,还剩芳泽。花工抛掷、为群芳暗泣”则进一步抒发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试问春何在,难重忆,东风也解珍惜”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春天无法找回的无奈与惋惜。最后,“向苍苔扶起,几番欹侧。低回久、更休相忆。便留得、一朵娇红独自,奈他深碧。飘零处、芳意难灭。有暗香、绕过春前去,梅花识得”几句,以蔷薇的凋谢与梅花的开放形成对比,既是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也是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视与怀念。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