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春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雕刻春何力,欣荣物自知。

发生虽有象,覆载本无私。

(0)
翻译
雕刻春天的力量何其巨大,万物生长繁荣自然知晓。
虽然生长的现象可见,但滋养万物的大地本无私心。
注释
雕刻:塑造或装饰。
春:春季。
何力:何等力量。
欣荣:繁荣茂盛。
物:万物。
自知:自然而然知道。
发生:生长、出现。
虽:虽然。
象:现象。
覆载:覆盖承载,指大地。
本:本来。
无私:没有私心。
鉴赏

这句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选自《春帖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中的第一首。诗中“雕刻春何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无形无象、不可雕刻之力的感慨。春天以其自然的姿态展现,无需任何人工的雕琢便能彰显出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这一句也蕴含着诗人对于自然界超然于世俗功用的赞美。

“欣荣物自知”则是说春天中万物各得其所,欣享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荣耀,这种认识是出自它们自己的本能,而非外在赋予。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自足、自信的一种赞誉。

“发生虽有象”一句表明尽管春天万物生长都有其显而易见的迹象,但这些迹象并不能完全概括或限制住春天生机勃勃的本质。这里的“象”指的是那些可见的、具体的生长现象。

最后,“覆载本无私”则是说大自然对于万物的承载与滋润,是不带有任何私心的,它公平地赋予每一物以生命与生机。这句话强调了自然界中普遍而公正的生育之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自然界超越世俗、无私且包容万物的哲思。诗句简洁明快,却蕴含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是典型的宋代文人风格。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辽海舟中·其十一

浪击冯夷鼓,舟行神女风。

一夜几千里,犹在月明中。

(0)

与张总戎登虎头门望海·其二

碧霄万里印沧波,始信人间路尽讹。

云结楼台鳌背阔,风摇星宿浪纹多。

马援自古誇铜柱,懒瓒那知恋玉珂。

最爱閒眠烟水际,却同博望泛天河。

(0)

寿胡方诸

七个贤人八个仙,古今两席未曾迁。

凭谁入座当虚左,独子持杯许大年。

日日微醺长入社,时时閒念露全天。

天涯投分情无限,石鼎炉烟别有缘。

(0)

高唐道中

提鞭无力自行迟,亦为寒霜亦为诗。

觅句喜当晴雪际,受风多在渡河时。

十年讲席心魂懒,万里残冬客路疲。

谁扫绿萝云外屋,却怜吾道苦驱驰。

(0)

秋日喜螺浮张给谏见访即订四百峰之游率赠·其一

多君访我度江来,共话名山去路催。

十一游时惭羽翰,三秋去日爱宗雷。

锦帆珠浦驱朝浪,玉律金风动蚤灰。

泛泛一鸥无所着,元从物外事登台。

(0)

答黄存庵

独许知君即姓庞,可能一口竭西江。

波侵学海千层起,气压文峰万派降。

喜见清风生宝地,应留幽梦挂虚容。

梅花岭外如相忆,短策高吟意已将。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