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霄万里印沧波,始信人间路尽讹。
云结楼台鳌背阔,风摇星宿浪纹多。
马援自古誇铜柱,懒瓒那知恋玉珂。
最爱閒眠烟水际,却同博望泛天河。
碧霄万里印沧波,始信人间路尽讹。
云结楼台鳌背阔,风摇星宿浪纹多。
马援自古誇铜柱,懒瓒那知恋玉珂。
最爱閒眠烟水际,却同博望泛天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张总戎一同登高望海的壮丽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英雄的追忆。
首联“碧霄万里印沧波,始信人间路尽讹”以广阔的天空与浩瀚的海水相映衬,暗示了诗人对世间真理的探寻与怀疑,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探索欲望。
颔联“云结楼台鳌背阔,风摇星宿浪纹多”运用比喻手法,将云层比作楼台,仿佛建于巨鳌背上,形象地描绘出云层的广阔与动态美;而风吹动星宿,使海浪泛起层层波纹,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隐含着时间流转的哲理。
颈联“马援自古誇铜柱,懒瓒那知恋玉珂”引用历史典故,提到马援的铜柱功勋与懒瓒的玉珂之恋,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敬仰与对当下生活的反思,暗含着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尾联“最爱閒眠烟水际,却同博望泛天河”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想象自己如同张骞般在烟波浩渺的江河中泛舟,寻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思考的表达,具有浓郁的意境美和哲理性。
阿姨行第三,嫁郎好驰驱。
驰驱事中原,结客皆市屠。
所许多侯嬴,夷门几捐躯。
易水去悠悠,空惭剑术疏。
茕茕未亡人,截耳守志孤。
张罗岂不密,其如南山乌。
自古臣致君,节妇死故夫。
柏舟汎共姜,危楼坠绿珠。
委身各有道,生死良不诬。
我悲犹同生,志异行俱殊。
百年曾几时,精识当何如。
天地会终极,四气相乘除。
白骨弃黄泥,寸心观有无。
不见川上波,逍遥雁与凫。
重泉不可到,到者几人来。
昔年高会处,歌钟依旧催。
骅骝黄金勒,葡萄白玉杯。
昔人今尚在,千秋铜雀台。
台上昔人行,井干生青苔。
拂苔行今人,意气扬烟尘。
容仪光凝停,引手弹鸣琴。
游龙从风翔,轻云落素阴。
今日美少年,他年蝼蚁心。
秦王与汉武,高陵何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