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鞭无力自行迟,亦为寒霜亦为诗。
觅句喜当晴雪际,受风多在渡河时。
十年讲席心魂懒,万里残冬客路疲。
谁扫绿萝云外屋,却怜吾道苦驱驰。
提鞭无力自行迟,亦为寒霜亦为诗。
觅句喜当晴雪际,受风多在渡河时。
十年讲席心魂懒,万里残冬客路疲。
谁扫绿萝云外屋,却怜吾道苦驱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高唐道中的心境与所见所感。首联“提鞭无力自行迟,亦为寒霜亦为诗”,以“无力”、“迟缓”描绘出行进的艰难,同时将这艰难与“寒霜”、“诗”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对诗歌创作的热爱。颔联“觅句喜当晴雪际,受风多在渡河时”,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情感体验,晴雪之际的喜悦与渡河时的风力,都成为激发灵感的契机。
颈联“十年讲席心魂懒,万里残冬客路疲”,则转而表达诗人长时间讲学后的疲惫与内心慵懒的状态,以及在漫长冬季旅途中身心俱疲的感受,流露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当前境遇的无奈。
尾联“谁扫绿萝云外屋,却怜吾道苦驱驰”,以“绿萝云外屋”象征诗人的精神家园,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对“苦驱驰”的道路表示了理解和同情,体现了诗人既执着于理想又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也有对长途跋涉的疲惫与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