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声昨夜送秋来,万里明河匹练开。
拟借仙人双玉琯,月凉吹上凤凰台。
雨声昨夜送秋来,万里明河匹练开。
拟借仙人双玉琯,月凉吹上凤凰台。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雨后的宁静与美丽。首句“雨声昨夜送秋来”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季节更替联系起来,通过雨声这一听觉元素,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的氛围。接着,“万里明河匹练开”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澈的河流比作展开的白练,形象地展现了雨后河水的清澈与广阔,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拟借仙人双玉琯,月凉吹上凤凰台”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这里,“双玉琯”象征着高雅的艺术或音乐,而“月凉”则营造了一种清冷、静谧的夜晚氛围。诗人想象自己借用仙人的玉琯,在月光下吹奏,其音符仿佛能穿越时空,飘至遥远的凤凰台上。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也寄托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秋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伤心地。重经往事休记。
人非物换,两茫茫、不堪提起。
歌停舞歇断行踪,望中烟草无际。阑干曲,空徙倚。
旧因何故牵系。朝思暮想,更添修、愁城怨垒。
他生未卜此生休,忆君清泪如水。
雕屏绣榻今还在,但那人对面千里。
业债想因前世。
故今番、会少离多,冤对生死,总由奴命里。
褒谷高于天,两崖互相啮。
褒水犹飞龙,随山亦千折。
攀藤遵蜿蜒,蛟螭出深窟。
曲栏如层阶,羊肠上盘结。
忽讶前旌迥,穿林旋隐没。
人行蚁垤间,纤瘦动毛发。
望之摇心魂,自顾气益夺。
削壁孤根危,太古立积铁。
累栈若附赘,欲踏疑溃决。
侧首俯万仞,高林下蓊郁。
惊涛自雷奔,但见涌微雪。
时闻发樵响,缥缈在仙阙。
效笑起云中,或是峰头鹘。
雄关刺眼明,异境争狡黠。
鸡帻昂然来,谁断神鳌骨。
毫芒判生死,奇境真天设。
矜慎乃全身,人谋胡可拙。
如许风光,被软红尘土,埋没多时。
终朝荷囊束带,簪笔彤墀。
柳边花底,问何人、归院曾迷。
浑未见、堆云桥外,隔河小路逶迤。
侥倖敝车羸马,傍垂杨曲水,独放轮蹄。
何来雪花糁径,惹动相思。
韶华背我,愧閒曹、到此才知。
双鬓影、无人厮觑,春风一任相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