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子椿七夕》
《和子椿七夕》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何用封侯曲似钩,且将肤寸等岑楼。

佳时未用倾河鼓,爽气先期胜蓐收。

月影正迷千古恨,雨声还助五更愁。

王孙赏咏元无敌,又见诗中第一流。

(0)
鉴赏

这首诗《和子椿七夕》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通过对七夕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联“何用封侯曲似钩,且将肤寸等岑楼”以反问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追求功名如同曲钩般难以把握,不如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人生境界。接着“且将肤寸等岑楼”一句,将微小的“肤寸”与高耸的“岑楼”相提并论,寓意人生视野的拓宽与格局的提升。

颔联“佳时未用倾河鼓,爽气先期胜蓐收”描绘了七夕节的美丽景象。诗人并未直接描写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而是通过“佳时”、“倾河鼓”等词语,巧妙地勾勒出节日的浪漫氛围。同时,“爽气先期胜蓐收”则暗示了秋意的提前到来,预示着丰收与喜悦。

颈联“月影正迷千古恨,雨声还助五更愁”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月影迷离,似乎承载着千年的遗憾与思念;而雨声在五更时分,更添了几分愁绪,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意境。

尾联“王孙赏咏元无敌,又见诗中第一流”是对诗人自身才情的自信与自豪。王孙在这里象征着贵族或才华出众之人,诗人自比为能与他们相匹敌的才子,同时强调自己的诗歌作品达到了一流水平,体现了其对艺术成就的高度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七夕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上巳前十日微雪夜酌石巢示熊伯子桧仲子柏季子椿司马心开原籍蜀泸避乱寓楚三子两母一泸一蕲时生陟屺之叹诗以慰之·其二

子少闾单自尔怜,庭过阃外路三千。

洞箫作颂吹新月,烽火缄书寄旧年。

薄雪勿悲黄草兴,帏灯姑读白华篇。

同云若散桃花水,已望春耕到甫田。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九十四

绣户重帷不锁愁,随风来共影相酬。

凄凉正恨窗前竹,又听秋声出鼓楼。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三

惹恨光阴晦复明,郎边日月岂无情。

曾闻宦路新来险,不愿君名草率成。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二

送君时节水平堤,见说江南雨正凄。

琴未出门弦已缓,枉将离泪向郎啼。

(0)

关河梗后草初肥,开遍桃花始见飞。

异国有巢终是客,故乡无主亦思归。

谁怜烟雨身空瘦,应悔呢喃舌已非。

一自朱楼人薄倖,几回春梦断乌衣。

(0)

月萧步

经始蜗牛庐,忽尔作遐想。

磊石入深松,飞栈横天上。

停策憩危栏,云霞自摩荡。

远眺山花红,回睇华轩敞。

松风奏笙簧,微月流清响。

手把离骚经,自署茜园长。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