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牧亭秋色》
《牧亭秋色》全文
宋 / 吴柔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丹枫酣霜压林丘,黄叶老尽岩西头。

不应蔓草烟漠漠,并作粉绘苍山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íngqiū
sòng / róushèng

dānfēnghānshuānglínqiūhuánglǎojìnyán西tóu

yìngmàncǎoyānbìngzuòfěnhuìcāngshānqi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丹枫酣霜压林丘”中,“丹枫”指的是枫树,它们在秋天变成红色,像是被酒浸泡过一样。这里的“酣霜”形容了枫叶在秋风中的姿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鲜艳欲滴的感觉。这些枫叶覆盖着林丘,营造出一片红色的海洋。

紧接着,“黄叶老尽岩西头”则描绘了另一番景象。“黄叶”指的是其他树木在秋天变黄凋落的情形,而“老尽岩西头”则表明这些黄叶已经被风吹到山岩的西侧堆积起来,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这里的“老尽”意味着叶子完全成熟,也隐含了时间流逝、事物更新的意境。

第三句“不应蔓草烟漠漠”,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秋天景色独特的情感。“不应”表明诗人并不满足于平凡普通的事物,而是追求更为特别和深邃的美。这里的“蔓草”指的是一般的野草,它们在秋天也会有烟雾缭绕,但这种景色被形容为“漠漠”,显得平淡无奇。

最后一句“并作粉绘苍山秋”,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色的艺术追求。诗人希望将这般美好的秋天景致,如同用粉画一样细腻地描绘出来,赋予它们永恒的生命。这里的“并作”表明对美景的高度重视和艺术创作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高尚追求。

作者介绍

吴柔胜
朝代:宋

(1154—1224)宁国宣城人,字胜之。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差嘉兴教授。为御史劾救荒擅放田租,且主朱熹之学,由是闲居十余年。宁宗嘉定初迁国子正,始以朱熹《四书》教诸生。迁太学博士、司农寺丞。出知随州,改湖北运判兼知鄂州,救荒全活不可胜计。后以秘阁修撰奉祠。卒谥正肃。
猜你喜欢

鹧鸪天·领客携尊花底开

领客携尊花底开。
薄寒初送雨声来。
一声未弄林间笛,几片低飞阁下梅。
酬的白乐,少迟回。
不妨春雪撒银杯。
玉肌莫放清香散,更待晴时赏一回。

(0)

鹧鸪天·报答风光思更新

报答风光思更新。
安排好语续阳春。
罗胸玉藻英华别,信手银钩点画匀。
歌妙曲,想光尘。
相望尺五叹参辰。
曲终强对红颜笑,欠我高谈惊座人。

(0)

鹧鸪天·月上初弦映左弧

月上初弦映左弧。
葭吹六琯转璇枢。
日边远近瞻新渥,天下中庸系两都。
犀献角,蚌回珠。
皇皇星节烛扶胥。
满斟北海尊中酒,请寿安期涧底蒲。

(0)

鹧鸪天·莫问甘醪浊与清

莫问甘醪浊与清。
试将一酌破愁城。
海棠过後荼蘼发,堪叹人间不再生。
心已老,眼重明。
嫣然国色带朝酲。
耳边听得兰亭曲,一咏流觞已有名。

(0)

鹧鸪天·两塾弦歌日日春

两塾弦歌日日春。
不容坐席更凝尘。
常思芳桂攀燕窦,未见童乌继子云。
流庆泽,仰家尊。
救荒阴德过于门。
从师已是平原客,毛遂怀绷作弄孙。

(0)

满庭芳·昴宿光芒

昴宿光芒,德星家世,当时飞舞华旗。
风清玉宇,珠露缀瑶枝。
八桂苍苍耸壑,问椿木、同数秋期。
黄堂上,油幢转影,美酒注金卮。
英躔,名誉早,青箱传学,黄绢摛辞。
说江东治行,召杜肩齐。
畏爱双行五管,收绣斧、却把旌麾。
欢声沸,明年此日,公在凤凰池。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