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窗红日皦,余睡残灯小。
水沉宿火烟犹袅,卖花声恁早。
小鬟呼未应,熏炉闲抱,暖玉手、调歌鸟。
鹦歌念熟休忘了,春眠不觉晓,春眠不觉晓。
绮窗红日皦,余睡残灯小。
水沉宿火烟犹袅,卖花声恁早。
小鬟呼未应,熏炉闲抱,暖玉手、调歌鸟。
鹦歌念熟休忘了,春眠不觉晓,春眠不觉晓。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东坡引·晓起》由彭孙贻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醒来的画面。"绮窗红日皦",开篇即以明亮的红日透过华丽的窗户,映照出室内的宁静,暗示了时间尚早。"余睡残灯小"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慵懒的睡梦中被微弱的灯光唤醒的情景。
"水沉宿火烟犹袅",通过描写燃烧过的沉香木余烬袅袅上升的轻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卖花声恁早"则点出外面市井生活的喧嚣,与室内的宁静形成对比,透露出春天早晨的生机。
"小鬟呼未应,熏炉闲抱",写侍女尚未前来应答,主人公独自拥着熏炉取暖,手抚温润如玉的器物,显得闲适而惬意。"暖玉手、调歌鸟"更是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在慵懒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连调弄鸟儿都显得那么悠然自得。
最后两句"鹦歌念熟休忘了,春眠不觉晓",主人公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连鹦鹉的歌声都已熟悉,浑然忘我,直到窗外天色渐亮,才意识到新的一天已经来临。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春日晨起时的闲适与慵懒,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
客梦一回醒,三度碧梧秋。
仰看今夕天上,河汉又西流。
早晚凉风过雁,惊落空阶一叶,急雨闹清沟。
归计休令暮,宵露浥征裘。
古来今,生老病,许多愁。
那堪更说,无限功业镜中羞。
只有青山高致,对此还论世事,举白与君浮。
送我一杯酒,谁起舞凉州。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
独倚胡床酒初醒。
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
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
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