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偕里中诸公宴直指李方麓公于小圃寻以诗投赠依韵赋谢》
《春日偕里中诸公宴直指李方麓公于小圃寻以诗投赠依韵赋谢》全文
明 / 姚光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僻巷传呼使节来,太微光自映三台。

清风细引疏帘竹,紫气晴氲曲径梅。

感慨停骖犹问俗,登临舒啸且衔杯。

深宵莫惜频相劝,骢马明将发粤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与乡亲们一同宴饮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首联“僻巷传呼使节来,太微光自映三台”以“僻巷”与“使节来”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太微星的光芒映照在三台之上,既象征着尊贵与祥瑞,也寓意着文人雅士的高洁与才华。

颔联“清风细引疏帘竹,紫气晴氲曲径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清新与生机。清风轻拂,竹影婆娑,紫气氤氲,梅花绽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颈联“感慨停骖犹问俗,登临舒啸且衔杯”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风俗的关心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在宴饮之际,诗人不仅品味美酒,还关切当地民风,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同时,“舒啸”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畅饮时的豪迈与自在。

尾联“深宵莫惜频相劝,骢马明将发粤台”则预示了宴会即将结束,但友情与欢聚的时光不会消逝。诗人邀请大家不要吝啬劝酒,因为明天就要分别,表达了对未来的不舍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姚光泮
朝代:明

姚光泮,字继昭,号同庵。南海人。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进士。官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出为泉州守。后罢归,辟城西荒构榭,结社赋诗。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二、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二等有传。
猜你喜欢

钝斋主人赋诗见赠并弁言白云洞读书图作长句谢之

西河太守称汉室,贤知继踵问民疾。

公家兄弟特过之,竞蜚英声腾茂实。

仲氏视学使豫章,玉策持衡道大光。

群季宰治江南北,循吏儒林遥相当。

公也一麾来出守,立德功言务不朽。

初治括苍续金华,清白堂前讴歌久。

农桑自古勒成书,白苏于今式楷模。

经济匡时成卓识,文章致用乃真儒。

况夫早岁训髦士,秉铎胶庠率践履。

教养人材天下奇,诚意正心学如此。

鲰生新从东浙来,遗爱甘棠勿剪裁。

传说近年作吏隐,部民去思每低徊。

不图谒见苕溪上,风雪为介神为王。

阳春成集本词宗,大树论功徵宽量。

愧我生无太白才,何幸身登韩子阶。

常获纵谈陪文宴,非慕高致快含杯。

既荷题图辱奖评,复承赠句谬相与。

渊渊沧海矜尺波,浩浩雷门特步鼓。

当风披诵不自安,昭垂法戒理或然。

会须佩韦慎不害,相见端州使君贤。

(0)

叔韵以城西看山诗索和倚韵复之

城西山势如游龙,起伏奔驰神莫状。

城西山色如好女,隐约倩秀遥相望。

报俶塔近白沙堤,东接城垣尤豪宕。

奇石危磴破空来,突兀直前无依傍。

我居穷巷将及岁,寂无闻见心惆怅。

霉雨匝月更困人,鱼鳖灶床清抱恙。

幸看此山日不足,高楼俨列碧屏障。

兼喜雉堞一道横,流水短墙均无妨。

姑作曲势走往复,山容未宥使全放。

宜雨宜晴亦宜月,妙境天开何清旷。

有时杯影落桥头,灵光呼吸涤肺脏。

呼之欲出招不前,画意诗情淡相忘。

酒醒转恐愁又来,山作解人总笑向。

嗟彼西湖多少等临客,孤负此峰莫能访。

香车宝马过云烟,畴得刻意穷形相。

忽来同调说看山,示我新诗胆益壮。

(0)

书五星诗卷后

不忧贫饥死,恐学古人难。

但使得诗好,即来寻我看。

座中镫灺尽,窗外雨声残。

名姓莫愁隐,千秋著简端。

(0)

腊日廿四日,携儿辈游村市,寄子乔

贫居远郊外,村市小溪口。

除寒物象新,丰年人气厚。

鸡犬扰衢巷,烟火暖榆柳。

祀灶须白饧,馈岁贵黄韭。

提携前村稚,伛偻东家叟。

煖帽宽布裘,跨驴越陇亩。

长者引我前,少者逐我后。

最幼不能行,佃客强之负。

出门眺平野,残雪耀林薮。

相逢少衣冠,三五乡邻友。

儿童得所欲,吾亦视寡有。

未夕忻然归,斜阳挂茅牖。

托处既休暇,乘兴皆其偶。

念子在边城,出入慎闲守。

(0)

题浯溪僧舍

为访名贤迹,禅堂时一登。

居知邻漫叟,山定有高僧。

对客竹疏静,绕门溪碧澄。

不缘奉亲老,常住此还能。

(0)

粤中送友人游龙州

远道更为别,谁能不泪挥?

依人无地善,久客几时归?

柱见临关立,鸢愁堕水飞。

伏波千载后,游到此间稀。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