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桂林戴别乘敦常》
《挽桂林戴别乘敦常》全文
宋 / 林光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杖屦何年别,杉松古道旁。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

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ǎnguìlíndàibiéchéngdūncháng
sòng / línguāngcháo

zhàngniánbiéshānsōngdàopáng

chéngshānqiūyuèjìnnánlǐngyúncháng

tiáochóunángēnxìngshāng

jiāngshùxínglèizhòngzhìzhènggōngxiāng

注释
杖屦:手杖和鞋子。
别:分别。
杉松古道:古老的杉松小路。
城山:城中的山。
秋月:秋天的月亮。
暮云:傍晚的云彩。
古调:古老的曲调。
愁难合:忧愁难以平息。
孤根:孤独的根系。
郑公乡:郑公的故乡。
翻译
不知何时与手杖和鞋子分别,它们留在了古老的杉松道旁。
城中的山峦在秋天的月光下显得空寂,南边的山岭暮色漫长。
古老的曲调难以抚平心中的忧愁,希望孤独的根系能得到保全。
我想要倾诉几行泪水,再次回到郑公的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为悼念好友桂林戴别乘敦常而作,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首句“杖屦何年别”,以询问的方式回忆两人分别的情景,杖履相伴,时光流转,暗示了别离之久远。次句“杉松古道旁”描绘了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杉松挺立,象征着友谊的坚韧与长久。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两句,通过秋月和暮云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戴别乘的离世如同秋天的月落和南岭的长云,让人感到无尽的哀伤。诗人感叹时光无情,月落云长,友人已逝。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哀悼和对亡者灵魂的祝愿,希望他能在另一个世界安息,勿受伤害。“古调”暗指朋友的音容笑貌,如今只能在回忆中追寻,难以再合奏。

最后,“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直抒胸臆,诗人欲将满腔悲痛化作泪水,再次回到戴别乘生活过的地方,寄托哀思,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痛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亡者的深切悼念。

作者介绍
林光朝

林光朝
朝代:宋

(1114—1178)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谦之,号艾轩。孝宗隆兴元年进士。通《六经》,从学者众,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行东南者,自光朝始。累官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出为广西提点刑狱,移广东,曾率郡兵击败入境之茶民军。召为国子祭酒,除中书舍人。后出知婺州,引疾提举兴国宫。卒谥文节。有《艾轩集》。
猜你喜欢

过社园溜冰场

雪意庄严万瓦黄,嬉冰士女斗明妆。

壝坛偃蹇残馀柏,作援张樊共一场。

(0)

和龚同叔春日即事五首·其五

邂逅相逢好,初心各壮图。

金兰期永好,银艾愿同纡。

恨逐芳樽遣,情烦綵笔铺。

风云偶然会,携手上天衢。

(0)

题环锦亭

百世垂芳在一经,茂林修竹读书声。

园池日涉皆成趣,景物天然分外清。

聊复垂纶藏渭钓,等閒释耒起莘耕。

知君自有真良贵,岂羡斯亭锦得名。

(0)

金明池.素馨

桂海云蒸,瘴山雾暖,片雪何曾到地。

羡长日、岛仙清暑,自学得、剪冰裁□。

把岁寒、五出工夫,别妆点薰风,尽成清致。

尽虹雨翻晴,暮霞焦土,一种凄凉如洗。

酝藉丰标浑无比。应似惜、潇湘蕙疏兰弃。

纵未入、众芳题品,终自倚、一涯风味。

待等闲、留取遗芬,伴檐卜芳菲,蔷薇清泚。

看佩贯胡绳,心灰宝燎,到了未输兰蕙。

(0)

曲涧

山头分两崖,知有泉来处。

曲涧漱琮琤,夜来应骤雨。

叶嫩明琉璃,藤生络松树。

石脚涨所痕,莓苔湿无路。

玩之室生白,明是春将暮。

何当门对开,小结幽庐住。

(0)

清明

节近清明长是阴,黄花间在麦苗深。

倦行却上高楼望,烟锁前村一半林。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