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何年别,杉松古道旁。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
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
杖屦何年别,杉松古道旁。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
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为悼念好友桂林戴别乘敦常而作,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首句“杖屦何年别”,以询问的方式回忆两人分别的情景,杖履相伴,时光流转,暗示了别离之久远。次句“杉松古道旁”描绘了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杉松挺立,象征着友谊的坚韧与长久。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两句,通过秋月和暮云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戴别乘的离世如同秋天的月落和南岭的长云,让人感到无尽的哀伤。诗人感叹时光无情,月落云长,友人已逝。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哀悼和对亡者灵魂的祝愿,希望他能在另一个世界安息,勿受伤害。“古调”暗指朋友的音容笑貌,如今只能在回忆中追寻,难以再合奏。
最后,“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直抒胸臆,诗人欲将满腔悲痛化作泪水,再次回到戴别乘生活过的地方,寄托哀思,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痛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亡者的深切悼念。
桂海云蒸,瘴山雾暖,片雪何曾到地。
羡长日、岛仙清暑,自学得、剪冰裁□。
把岁寒、五出工夫,别妆点薰风,尽成清致。
尽虹雨翻晴,暮霞焦土,一种凄凉如洗。
酝藉丰标浑无比。应似惜、潇湘蕙疏兰弃。
纵未入、众芳题品,终自倚、一涯风味。
待等闲、留取遗芬,伴檐卜芳菲,蔷薇清泚。
看佩贯胡绳,心灰宝燎,到了未输兰蕙。